五大连池:“制种大县”制种忙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崔立东
02-28 15:54
摘要

五大连池:“制种大县”制种忙

寒地春潮涌,良种育丰年。

虽是初春,但在国家级“制种大县”五大连池市制种企业似乎看到了秋日的“丰”景——飞快运转的制种流水线以及线上流淌的金灿灿的豆种无不向人们传递着丰收的希望。

24小时运转的“黄金生产线”

2月26日上午,五大连池市富尔农业科技公司的制种车间里机器轰鸣,两条全自动生产线正吞吐着金黄的大豆种子,色选机精准剔除杂质,灌装机匀速吐着包装袋,码垛机器人手臂轻舞,将一袋袋豆种码成整齐方阵……

叉车进行装载作业

“从去年10月开始,我们就开足马力生产,现在已经发出大豆种子1万多吨。”车间里,富尔五大连池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林勇一边巡查,一边介绍。

为了保证春耕用种需求,富尔种业提前制定了详细的生产计划,每天加工大豆种子300多吨。“我们已经与466家经销商、合作社、农场签订了购种合同,确保种子质量和供应量,为农户的丰收提供优质种源。”

在富尔种业生产中控室内,赵林勇专注地看着大屏。车间那头,全自动数控流水线一派繁忙:“富豆31”“富豆41”大豆种子经过自动色选、分级、灌袋、摆装后,被叉车运走、装车。

赵林勇告诉记者,富尔种业引进的这套大豆种子生产线分别来自丹麦、日本和德国,取三家之长,先进程度全国同行业领先。这样的生产线一共两条,每小时可加工种子40吨。

豆种装车外运

在富尔种业,智能温控系统将室温恒定在22℃,色选机发出低沉的嗡鸣,直径5.5毫米至6毫米的“合农85”大豆种子在光电传感器下飞速掠过,每粒种子的瑕疵都被精准捕捉。“这套设备的精准度可达到99.9%,相当于在一麻袋种子里挑出一颗黑米。”

赵总的语气中透着自豪:“公司主营55个品种,其中9个是自主研发的大豆新品种,比如‘富豆31’‘富豆41’,这些品种抗病性强产量高,深受农民朋友欢迎。畅销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远销新疆。”

确保每一粒种子都达到标准

为确保春耕用种安全,五大连池市农业农村局也早早行动起来。

前来制种企业“督战”的副局长邵前介绍,当地农业农村局每周都到制种企业抽检,每批种子都要过“三关”。全市15家种企都装上了质量追溯系统,扫码就能查到种子的“前世今生”。

技术人员在实验室观察豆种长势

“我们给每批种子都植入了追溯芯片,从育种基地到农户手中全程可查。”他轻点电脑屏幕,种子质量追溯系统界面上,上千个批次种子的检测数据清晰罗列。

“我们加大农业执法力度,不定期对企业、商店等种子经营主体进行检查。同时,种业技术人员对种子的净度、水分、发芽率进行严格检测,确保每一粒种子都达到标准。”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更是丰收的希望。近年来,五大连池市将大豆良种繁育产业作为振兴大豆种业、保障国家用种安全的重要抓手,培育了一批富尔种业、圣丰种业这样的种业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共有15家大豆种业企业,年加工能力达52万吨,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15万吨种子背后的振兴图谱

2021年,五大连池入选新一轮国家级制种大县名单,同时还获批创建了以大豆种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大豆种业)产业园,实施大豆种业发展项目35个。

整装待发的大豆种子

几年来,通过淘汰、整合、优化,五大连池市大豆种业优势凸显。目前,全市有大豆种业企业15家,年加工能力52万吨,年产大豆种子15万吨以上,占全省用种量的41%、占全国北方春大豆用种量的30%。

每年从2月开始,五大连池市大豆种子企业就迎来了一年一度生产和销售旺季。

邵前介绍,在种业振兴行动一系列利好政策激励下,今春五大连池市大豆种子下摆有望突破15万吨。

而承载15万吨大豆种子的背后,是170万亩种子繁育基地的有力支撑,这片占北方春大豆种子四分之一的面积正孕育着现代农业的新希望。

当15万吨良种播撒在3000万亩耕地上,等待丰收的不仅是百亿斤以上的大粮仓,更是中国大豆种业振兴的金色未来。

当2025年第一缕春风拂过黑土地,五大连池的种子企业正将15万吨良种播撒四方。这些裹着黑土芬芳的种子,不仅承载着农民丰收的梦想,更镌刻着中国大豆种业振兴的密码。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良种的故事正在续写新的篇章。

(作者:崔立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