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深圳最好的礼物,深圳也是人才最好的舞台,来了就是深圳人才。”近日,在“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再次向人才伸出橄榄枝。正在进行的深圳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中,委员们也围绕着如何引才、育才积极建言献策。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融合发展的当下,“AI人才”成为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2月24日下午举行的联组会议中,委员们围绕“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主题展开了讨论。
去年,深圳理工大学以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认可,首年招生实现“开门红”。市政协委员、深圳理工大学校长樊建平发言时表示,大学作为教育、科技与人才最为紧密的交汇点,不仅是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摇篮,更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他建议构建一个以研究型大学为重要依托,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给深圳提出更高要求。如何抢抓历史机遇,提高高校院所与‘20+8’战略集群和新兴产业的匹配度和贡献力,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要,是深圳肩负的使命任务。”市政协委员、平安集团首席科学家肖京建议促进深圳高校、科研院所与“20+8”产业深度融合,围绕“20+8”产业需求重塑专业设置、教材内容编纂、教学模式,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徐讯接受采访。视频剪辑:肖邦昊
在接受读特新闻记者采访时,市政协委员、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徐讯表示,产业界特别是企业,在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培养上可以发挥与高校相辅相成的作用。他认为,产业界和教育界可以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借助企业的力量,深圳能够创造出独特的新型高端人才培养模式。
春节期间横空出世的DeepSeek,让AI智能的热度延续到了招聘市场。根据智联招聘数据,2025年春季招聘首周,深圳人工智能行业招聘同比增长49.1%,求职同比增长85%。招聘市场的火爆反映出企业对AI人才的需求旺盛。
市政协委员、深圳佰维存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成思表示,深圳有很多高科技人才与优秀企业,政府也出台了许多政策支持,当下,深圳AI行业最急切需要的是人才,人才的积累和技术的建设是这个行业未来几年发展的重点。
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柏斯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总裁商剑锋,受访者供图。
市政协委员、深圳市柏斯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总裁商剑锋今年带来的一份提案就与“AI人才”有关。他认为,目前AI人才的培养仍存在高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匹配度有待提高、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不够完善、人才培养国际化程度不足等问题。对此,他提出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普及AI基础教育等多方面建议。
商剑锋认为,AI基础知识应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并且为不同年龄段学生编写适合的AI教材和科普读物。而在职业教育层面,应支持职业院校开设AI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实用型、技能型AI人才,并且鼓励企业、行业协会与职业院校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
肖京在联组讨论中谈及AI人才相关话题时表示,AI人才建设与AI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相关。“集中建设科研基础资源底座,以科技资源吸引创新人才,特别要加大AI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满足未来爆发式增长的需要,利用基础底座,面向全球吸引集聚一批AI创新创业人才。”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伊诺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