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前用DeepSeek搜索?DeepSeek有三甲医院专家水平?近期,AI看病的相关话题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不少网友开始在AI工具上求医问药,以身试“法”。
2月21日,一名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发视频称,其使用DeepSeek帮忙诊断了一位超复杂脑瘤患者的病情,并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相关话题在微博平台引起热议。
这名医生表示,DeepSeek对于这种比较深入的问题,至少它的水平相当于一个省级三甲医院专家的水平,患者应用它应该比较靠谱。他在视频中建议患者每次就诊前用它进行搜索,全面了解自己所患的疾病,认为DeepSeek在某种程度上既帮助了患者,也帮助了医生。
不过,在上述话题的评论区,网友对于该医生的建议却有着许多质疑的声音。
“AI问诊可能受到信息流中医学广告的影响。”“该医生如此宣传,容易误导普通人,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表现。”不少网友认为,AI问诊更适合辅助专业医师,普通人不能盲目迷信AI整合给出的医学建议。
记者通过社交媒体和搜索引擎检索“AI看病”“AI开方子”等相关关键词,发现两类平台均存在大量此类医学广告信息,以及网友自发尝试并分享的用药经历。
搜索引擎中的“AI诊疗”广告。
社交媒体上网友分享的“AI问诊”经历。
AI到底能否替代医生看病?医疗界给出了辩证答案。
为了验证AI看病的可靠性,有媒体记者在DeepSeek上进行了问诊测试。随后,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李涛查看处方指出,使用AI问诊很有讲究,如果问诊不全面可能导致诊断不是很精确。他认为:“患者既没有提供性别和年龄,也没有说明身高体重,但是DeepSeek一样能开出处方,而这些在中医里非常重要。”
李涛介绍,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缺一不可。仅凭患者的简单描述,DeepSeek无法准确判断疾病。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务部部长侯军认为,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扩展,它作为医生的辅助工具,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不过,AI不能替代医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它不能给予患者和家属人文关怀。同时,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还涉及法律与伦理问题,这些都需要在AI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逐步解决。
医疗界普遍认同,未来AI将作为医生的“超级助手”存在,辅助医生筛查分诊,加速药物研发与临床试验设计等。因此,未来医疗领域的发展将是AI技术与医生诊疗相结合的模式,共同推动医疗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综合来源:阳光报向阳视频、封面新闻、荔枝新闻、消费日报、网友评论)
编辑 孔盼成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关越 三审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