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近七年再次召开民营经济座谈会,进一步彰显了民营经济在新时代发展中的多维作用。可以说,民营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并非‘国有经济的补充’,而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应对国际竞争的核心力量。”
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强调,“民营经济涵盖经济结构转型、社会公平、国际竞争等核心议题,为此,壮大民营经济不仅是短期政策选择,更是实现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
海闻指出,面对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等国内外挑战,当下的经济问题不是宏观问题,而是微观问题,而这个“微观”主要聚焦在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身上——消费不仅取决于当下的收入,还取决于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为此,消费的核心是就业,而增加就业必须要发展民营企业、扩大企业投资规模。此次座谈会传递了一个鲜明的信号,要让民营企业有信心、有能力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民营经济是创新驱动的主力军。”海闻认为,可以看到,华为等民企通过自主创新成为国际竞争的代表性力量,这是因为民营企业的创新动力源于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其研发投入和商业模式创新都更具自发性。更为重要的是,民营经济贡献了中国80%以上的就业岗位,通过城镇化与非农就业,吸纳了大量农村转移劳动力和中低收入群体,不仅为共同富裕提供了基础,更借助诸如医疗、教育、文化等服务业的民营化发展,进一步释放了内需潜力,拉动了消费升级。
“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民营经济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海闻表示,国有企业在国际上面临“不公平竞争”质疑,而民营企业因其市场化属性更易被国际社会所认可。实践也证明,民营企业通过技术输出和品牌建设,可增强中国在国际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同时减少地缘政治摩擦,规避国际贸易规则争议。为此,市场应该培育更多“华为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持续提升中国经济的全球影响力。
“‘哪吒’火爆全球背后是138家国产动画企业的托举,同样,作为一座创新之城,深圳不止有一批全球知名民营企业,众多中小民营企业也遍地开花。作为最具创新力的城市之一,深圳一直都是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重镇,是极具魅力的创新创业沃土。”
海闻建议,民营企业天然具有创新基因,要持续保持民营经济的活力和创新力,应兼顾长期主义文化,给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和文化。在政策层面,第一,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保障民营企业的法律权益和公平竞争环境,通过稳定政策预期、开放行业准入等措施,提振民企投资信心,以保持经济的中长期增长;第二,提供更宽松的环境、更宽容的氛围,构建支持创新、允许失败的生态,点燃中小企业的创业激情和创新潜力,给民营企业以足够的成长时间和发展空间,让创新从民企沃土上自然生长出来;第三,宜合理规划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竞业范畴,在适合充分发挥民营经济自主性、创新性的市场领域,国有企业宜做出让渡。
最后,海闻指出,中国民营经济孕育了一批有高度责任感的企业家,尽管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民企自身的眼界、战略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在任何时期、任何环境中,只要民营企业敢想敢做,就能激发出内驱力和创造力,就有希望突破障碍、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终审 叶志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