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圳·智荟”——2025深港院士专家(河套)座谈会举行 为深港协同建设湾区科创中心建言献策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元春
02-19 22:33
收录于专题:特区报·科创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2月19日,“圳·智荟”2025深港院士专家(河套)座谈会在深圳市福田区河套科创中心举行。活动以“深港共谋北都发展、推动河套创科提速”为主题,汇聚深港两地院士专家、政府职能部门代表、政协委员及企业家等近百人,共商深港科技创新合作新路径,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建言献策。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宇扬参加活动。

蒋宇扬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凝聚院士专家智慧,形成高质量建议,通过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积极推动政策突破,助力深港科技创新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会上,河套发展署副署长余杰介绍了河套地区发展情况。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广东院士联合会会长郭仁忠等院士、专家代表,以及全国政协常委、深圳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等全国政协委员代表围绕要素跨境流通、低空经济、生物医药、制度创新等方向展开深度探讨,共同为深港两地协同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随后,市委港澳办、市科创委等相关职能部门现场作回应。

本次活动由深圳海外联谊会、广东院士联合会、福田区海外联谊会联合主办,是深港两地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实践。与会专家意见整合后将通过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以建议、提案等形式提交至国家部委,助力推动顶层设计突破。

院士专家建言:

建议试点经备案境外科研人员免签30天入境

2月19日,在“圳·智荟”2025深港院士专家(河套)座谈会上,深港两地院士专家、政府职能部门代表、政协委员及企业家围绕“深港共谋北都发展、推动河套创科提速”主题,聚焦深港两地要素跨境流通、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方面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积极建言。

先行先试让科创要素跨境流通顺畅起来

“要想把河套这一区域创新的活力调动起来,要素的顺利流通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广东院士联合会会长郭仁忠认为,应该把当前部分制度安排进行调整,从而让人流物流资金流数据流在河套可以更顺畅地跨境流通。

全国政协委员、深圳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金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舒心建议,要支持河套合作区实施更为便利的科研人员出入境制度。他认为,目前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已集聚了大量的高端科研项目和科研人才,出台更加便利的停留政策十分必要。而且对比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和海南自贸区的相关政策,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具备了实施便利跨境流通的先天政策优势,因此建议争取国家移民局的支持,制定出台符合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实际情况的境内外人员出入境停留政策,如试点经备案的境外科研人员免签30天入境,开展科研活动。

在河套开展跨境低空经济合作试点

低空经济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黄金赛道”,深港两地都在积极布局、快速发展,如何让深港两地低空经济发展更好地协同联动?

全国政协常委、深圳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建议,在河套开展跨境低空经济合作试点。他认为,深港两地可以成立政府层次的联合工作组,重点完善标准化解决方案和流程机制,并制订清关、检验检疫安排等程序,统筹解决跨境低空飞行涉及的问题,包括物品数字化标识管理、货物数字化便利清关、空运管理等。同时,两地可以加快在河套合作区建设飞行器起降场地和相关设备系统,实现地面与无人机的无缝对接。

在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低空经济分院执行院长李世鹏看来,深港两地空域管理制度不一样,两地法律法规也不一致,因此,应当推动深港打造一套贯通两地的空中管理系统。

“深港联动发展低空经济,海关从就地监管变成远程的智慧监管是必然的措施,尤其是现在物联网的技术已经足够成熟,比如说电子锁,或者是RFID晶片的技术,已经完全可以做到远程监管,实现跨境点对点的飞行。”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海外联谊会副会长、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说。

团结香港基金副总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总监叶文祺则建议,可以牵头成立一个工作小组,联络深港两地的海关和民航等部门,适度放宽对无人机监管的限制,针对“一区两园”制定一个专门的低空飞行走廊。

建立国际人工智能开源工程师学院

最近,人工智能的话题热得发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郭毅可认为,在河套这一特殊的地区,深港共同深研人工智能,大有可为。

郭毅可表示,发展人工智能一定要借助一个开放的环境,河套有先天的“开放”属性,因此可以在河套做好数据的“蓄水池”,实现深港数据共享。同时,可在河套建立国际人工智能开源工程师学院,吸引国内外开源工程师在此交流、合作,推动人工智能算法的进一步发展。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要素,郭毅可建议在河套建立一个共享算力中心,让香港的机构可以便利地使用算力,把人工智能开发工作做得更扎实。

期待在河套诞生生物医药界的DeepSeek

生物医药产业是河套深港两个园区合作地重要领域。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张绪穆提出,生物医药发展离不开风险投资,深圳要充分利用好香港的风险投资,真正投到生物医药行业,支持创新的苗子。当河套把来自香港、国际的投资这个口子接上了,再联合香港的科学家医院,结合深圳的科研实力,相信这里将能诞生生物医药界的DeepSeek。

舒心也提出,要进一步支持生物技术领域扩大开放试点范围至河套合作区,允许外资投资企业在合作区内从事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以及治疗等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推动合作区内相关人员与外商投资企业合作,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元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