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强北街道召开企业家座谈会:产业发展谋“远”向“新”,打造全国新质生产力策源第一街

深圳特区报记者 曹崧 通讯员 黎日帆 徐纪月
02-17 18:3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政企同心擘画高质量发展蓝图

产业体系向新图强,发展才能以质取胜。在省、市、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击鼓催征的号角下,华强北街道召开高质量发展企业家座谈会,30余家市场、商协会代表与政府共探产业链深度协同、数字化转型路径及全球竞争力提升战略,凝聚商圈高质量发展共识。

会议现场气氛热烈活跃,参会单位围绕“新质生产力培育”主线积极建言献策。华强北街道党工委结合企业发展,系统部署年度五大核心工程,提出以“五维赋能”重塑产业生态,政企同心擘画高质量发展蓝图。

战略升级,打造全国新质生产力策源第一街

过去,华强北凭借其产业集聚、快速迭代、创业生态、市场结合和国际化等优势,成为深圳乃至中国创新的重要杠杆,孕育出腾讯、大疆等科技巨头。华强北街道商会会长指出,华强北拥有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庞大的消费群体,但受线上电商冲击以及同质化竞争影响,要想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谋求进一步发展,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转型迫在眉睫。

步入数智时代,为进一步放大华强北的创新杠杆效应,有力撬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华强北正全力打造成全国新质生产力策源一条街,依托“电子元器件品类最齐全、技术转化最高效”等核心优势,构建“研发-生产-展示-消费-服务”全产业链生态。打造产业升级加速器,重点布局无人机、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领域,推动传统电子产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形成“智能硬件+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打造技术转化枢纽站,借鉴“长三角(杭州)制造业数字化能力中心”模式,华强北将推动建立“硬件创新中试平台”,整合芯片设计、工业软件、智能算法等上下游资源,搭建“需求对接-原型开发-量产加速”全链条服务体系。引进科研机构设立联合实验室,建成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造城市创新策源地,华强北将探索“揭榜挂帅”机制破解关键技术卡点。设立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吸引全球参赛,实现众创空间、创业孵化成功率大幅提升。对标国际标准建立质量追溯体系,为创新产品进入全球市场提供技术背书。

消费升级,打造全国数智产品选品中心矩阵

近日,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热度持续攀升。曼哈数码城代表建议,可趁此热度,在步行街设置潮流黑科技体验专区、无人机展销厅,举办相关前沿产品发布会让消费者沉浸式感受最前沿电子产品的魅力,打造集购物、体验、科普为一体的数字化消费场景。

华强北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道前瞻布局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和未来产业,聚焦全球最新、最酷、最潮的科技产品,如无人机、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AI眼镜等,在华强北建设了多个选品中心,让消费者能够第一时间体验、选购到全球最新数智产品,力争将华强北打造为全球数智产品爱好者的朝圣之地,引领市场潮流。目前,华强北低空经济领域已落地全国首家全产业链无人机设备选品中心,汇聚近50个品牌、100种无人机产品,覆盖消费级至专业级应用场景,年内将扩展至3万平方米。

下一步,华强北将通过“场景革命+渠道革新”双轮驱动,重塑消费体验。深化“黑科技体验生态圈”建设,打造数实融合消费新场景,建成“未来科技馆”等多个主题选品中心;优化全球化选品网络,与头部科技企业合作,建立新品首发快速上市通道;构建数字化营销体系,实现全媒体平台华强北相关话题持续破圈出海。

生态升级,打造全国最佳创新创业生态

春节期间,杭州宇树科技凭借着“会扭秧歌的机器人”火遍大江南北”。华强北智方舟企业代表认为,华强北有着全球最齐全的电子元器件硬件配套,要在此基础上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吸引更多的优质资源,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创造新的辉煌成就。

学习杭州“三个15%”的科技投入政策,华强北街道正在着力构建“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系统,通过加强金融服务支持、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构建“资金-人才-政策”三位一体支撑体系。以金融赋能,探索设立科创基金,开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产品,提升科技企业获贷率。以人才强基,实施“梧桐计划”引进高能级科技工作站,联动设立“国际人才服务港”。以政策护航,出台《新质生产力企业培育十条》,压缩专利授权周期,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让华强北真正成为创新创业的沃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和企业前来发展。

配套升级,打造全球电子物流园

华强北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地,辖区有200多家物流公司,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和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是核心竞争力之一。

对标浙江“数字长三角共建联盟”经验,华强北将以中电现代物流园建设为契机,构建“三智化”物流体系,打造覆盖空运、海运、陆运及跨境专线的立体化运输体系,实现全球177个国家/地区的高效触达,形成“24小时全球达”。通过智能调度,搭建“华强北物流大脑”智能调度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优化配置和全流程数字化管控。打造智慧仓储,在华强北及周边建设现代化物流仓储设施,满足不同类型货物的仓储需求,支持电子产品分类、存储和快速分拣。拓展国际物流网络,缩短跨境电商通关时效,实现智联跨境,成为电子产业和跨境电商的首选物流品牌。

国际化升级,打造全国数智时代创新型国际化标杆商圈

目前,华强北每天吸引着6000多名外国游客和采购商纷至沓来。为此,华强电子世界代表表示,市场要想办法做好国际化服务,打响“世界的华强北”名号。

华强北街道在前期国际化街区建设基础之上,立足数智时代的特征和需求,依托华强北坚实的产业基础、丰富的国际化资源以及显著的数字化趋势,部署物联网感知终端,实现人流热力、空气质量等数据实时可视化管控。建成多语种服务中心,提供跨境支付、电子签证等一系列便捷服务。举办全球科技文化节,开设24小时科技书店,形成“白天洽谈交易、夜间文化交流”的独特生态。构建高品质国际化街区,打造全国数智时代创新型国际化标杆商圈。

谋“远”向“新”,华强北正以“五大工程”重构产业生态,通过新质生产力培育、数智化转型、国际化拓展的协同推进,全力打造具有全球辐射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向全国新质生产力策源第一街加速迈进。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周国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曹崧 通讯员 黎日帆 徐纪月)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