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清晨,南园小学在迎接新学期的同时,以“韵典启新篇,学子志苍穹”为主题,拉开了“蒙学之始,朗朗书声”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百年中小学教科书及教育文献展的序幕,为师生呈现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教育对话。
百余册珍贵教育文献,在校园内铺陈出一条百年教育长河,让开学首日成为一堂生动的“人文传承课”,开学典礼上,学生们从班主任手中接过寓意“探索与传承”的幸运卡,随后跟随讲解员开启中国百年教育“时空之旅”。
旧书桌与老课本:一场穿越百年的“开学礼”
步入南园小学雅韵书廊中的展厅,泛黄的线装课本、斑驳的木质课桌与手写奖状相映成趣,瞬间将人带回到多年前的课堂。“这些课本是历史的‘活化石’。”现场讲解员指着一本课本解释道,“当时教材强调‘学以致用’,比如用丈量田亩、计算利息等生活案例教授数学,这种教育理念至今仍有启发意义。” 正如神话中历劫不灭的哪吒,展览中许多课本设计至今令人惊叹:自然课本中白描插图展现动植物形态,简洁生动;几十年前少儿刊物中的插画,仍能激起孩子们的共情。一位六年级的学生手持“幸运探索卡”在展柜前驻足良久:“以前的课本没有彩色,但插图画得特别细致,课文里的故事也让人热血沸腾。”
教育之光永不灭:从“笃学”精神到“无界”传承
福田区素以教育创新实践闻名,南园小学此次展览正是对区域“人文教育”探索的呼应。南园小学作为在区域内“首展”单位,与辖区南园街道文化部门形成了紧密联系和互动,街道对此次展览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与帮助。南园小学党总支何宗防书记表示:“我们特别重视与珍惜此次展览的机会。百年前课本中的‘修身齐家’‘格物致知’,与今日‘立德树人’的核心一脉相承。展览不仅是怀旧,更是让师生触摸教育初心——知识传承的根,始终扎在基础教育的土壤中。”
以史为钥:照亮教育未来的来时路
这场展览不仅是文献陈列,更是一次精神共振。语文教师张老师从老课本中汲取灵感:“过去教材注重经典浸润和思维引导,这对当下‘大语文’教学改革很有借鉴意义。”而历史课本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篇章,则让德育工作者看到价值观教育的永恒命题。
“百年前,前辈们用课本传递文明火种;百年后,我们以展览重燃教育薪火。”何宗防书记说。这场展览打破了校园与展馆的边界,通过在校园内引入社会优质资源,打造“无围墙的博物馆”,并且鼓励学生带着家人一起来观展,开放、共享的教育环境,为“校家社”协同育人又提供了更多探索路径。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吴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