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流年

何晓李
02-07 15:37
收录于专题:南海潮 • 散文
摘要

日积月累,年复一年,所谓期盼都变成百转千回的云,纷纷涌向零点。不可思议的荒寒季节,重新接续上新气象。踏春而行,向真向美,让淳朴善良都得到上天眷顾。

日积月累,年复一年,所谓期盼都变成百转千回的云,纷纷涌向零点。不可思议的荒寒季节,重新接续上新气象。踏春而行,向真向美,让纯朴善良都得到上天眷顾。

此刻,避开所有沉重的话题,坚持放慢脚步,用四两拨千斤的巧劲,从容书写生活本身。如此简单,也挺好!轻薄如纸,心灵拓印,千言万语化为无形。重新在苍白的雪地上寻觅,发现鲜活的人头攒动。气定神闲,把一个巨大的“年”写在纸上。优雅、大气的人生不就是大家想要的样子吗?

随心所欲书写自己的人生,古往今来都在一片熟悉却寂寥的天地间游走、重现。已经如盐变得意味深长的日子,突然也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新鲜感。沉浸在自我的生活境界里,就算是引人发笑的涂鸦也无妨,骨子里的习惯连接着悠久的传承。要是没有在一张纸上精彩演绎,春天似乎也不会情不自禁跑出来,重新以温暖的姿态回到久违的人间。当然,纸是好纸,年是好年。哪一个春节都是那么引人怦然心动、热血澎湃——红红的纸面代表了红红的日子,黑黑的笔墨恰似青丝倾情而作。

年,畅想甲骨文,有着更加形象的构造。远远地看见一个人背负着庄稼,走在金色的秋天。由一个“禾”字与一个“人”字精诚合体,这就是年在古代文明刻入龟背上的由来。当然,也有人怀抱青禾——搂紧一丛麦子,叩问冬去春来,承担起光荣使命,走向现代,走向你我。几千年的跌宕起伏,初心犹胜从前。如今,从现实的眼光,细品人生百味,理解“年”,想到“羊”,想到“丰”,想到“美”,多么亲近的一组表达,让人为之怦然动容。“年”就是一个总开关,掌握着人间吉祥如意。于是,“年”值得热烈欢庆,准备好生活的盛宴,也向悠久的先祖叩首,虔诚地站在他们占据的灵魂码头,深情告慰:好好活着!

幸福的日子,恰如星辰所愿,未完待续——追求诗情画意,于是,不怕海角天涯去寻觅。到了岁末,谁都要回到自己土生土长的家乡,迎接新春的到来。此刻,对于幸福生活的彰显,用红红的纸来承载,追求的境界就快速从物质上升到精神层面了。过年的日子,我们终于不再诚惶诚恐。年本身的意义,从《说文解字》上查看,就是“年,谷熟也”引申为一年的收成、年纪、年节、年代等义;年又是时间单位,一年就是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次所需的周期。而人总喜欢将自己越来越丰富的情感融入除夕,注入“年”的躯体内部,成为它兴高采烈的子民。

抿嘴而笑的甜蜜让人眉宇上扬,时间到了寒冬腊月,凡心也随之激动起来。内心里总是笃信,来年会更加美好。而站在新年的起点,幸福也是被浓墨重彩写出来的。写出“年”的手,写出了“福”并且一定要倒过来贴上大门,这样似乎才能真正拥有五福神给的好运。写出“福”的手,也写出“春”。“春”一旦确立,那么就继续写出“心想事成”“吉祥如意”“年年有余”“国泰民安”“风调雨顺”“龙腾四海”“招财进宝”“岁岁平安”……

剩下的一些红纸不知道还有什么祈愿要写出来,那么就剪窗花,贴于晶莹透明的玻璃,让万紫千红跟着这一点喜气,从沉睡中苏醒。于是,万物复苏,满血复活,过年就有了生龙活虎的节奏。如此应时应景,载入人的生活年代,想必也很容易理解。做那么多好吃的给自己,让生活变得不“缺”;穿新衣,穿新鞋,想要改头换面,自曾经困倦、慵懒、颓废的冬天里,赶着天亮以前,与幸运的春天抢先一步碰个满怀。

浮想联翩的神思也在除夕,被轰轰烈烈的烟花爆竹秀惊觉。浩瀚天空仿佛在下一场盛大的流星雨,五彩缤纷的愿望从村子里升起,向诗和远方尽情飞去。流光带动着流年,一次次被生动记述。它们也从匠心独运的纸面上全力奔现,让彻夜不灭的老树盘根一直红红火火下去,赶走嗷嗷叫的古代魔兽;不知疲倦的灯光里有灿烂辉煌的景象也被刻意创造出来,又清晰地照向下一个山海之约……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伊诺 二审 刁瑜文 三审 张樯

(作者:何晓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