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巡”到“智巡”,警用无人机织密鹏城巡护天网丨新春走基层

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02-02 19:44
收录于专题:2025新春走基层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新年新气象,深圳大街小巷洋溢着祥和喜庆的氛围。今年春节,深圳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无人机警务应用工作办公室(下称无人机办)民警林毅荣和往年一样,这个春节又是在岗位上度过的。每天的大部分时间,他就和同事们往基层派出所跑,执行春节假期的勤务,但市民却很难在街头看到他的身影,因为这是来自空中的守护。新春佳节,记者来到无人机办,探访深圳公安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的创新实践。

2024年初,深圳市公安局出台“推动无人机警务应用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探索打造了空中的巡逻队、交警队、侦查队、禁毒队、应急处突队、搜索救援队、城市治理支援队等专业队伍。同时,深圳公安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科技,进一步释放警力资源,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让警用无人机实现从“人巡”到“智巡”的转变。如今,利用无人机进行巡逻已广泛应用在日常巡逻中,进一步提升了巡逻效率和警务智能化水平。

“春节期间和平常不同,人员聚集区域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步巡、摩巡、车巡、视频巡、空中巡‘五位一体’的巡逻路段作出相应的调整。”林毅荣说,“有些地方平时没什么人去,但春节大部分人都放了假,偏僻地带就可能有人去游玩。我们要根据辖区实际,有针对性地调整巡逻航线。”春节期间,警用无人机在全市重点路段进行空中巡逻,同时对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随意变道、占用应急车道等违法行为进行抓拍取证并依法查处,及时消除交通隐患。

记者在深圳市公安局警用无人机指挥调度平台看到,民警只要操作鼠标、键盘,一架无人机就从位于楼顶的低空快警站的机巢升空起飞。“要是无人机没电了,它还可以自己飞回来呢。我们一名飞手提前操控,就能让第二架无人机提前就位。”林毅荣说,这就是他们团队最新研发的警用无人机“接力续飞”功能。原来,当需要使用无人机对警情发生地进行长时间观测时,一架无人机电量有限,这就需要第二、第三架无人机“接棒”。为保持观测画面不被中断,“接力续飞”的警务应用被开发出来。

“比如第一架无人机返航需要5分钟,我们提前安排第二架无人机前去‘交接’,到位后再撤回第一架无人机。”林毅荣说,“这些操作,只需在指挥调度平台上动动鼠标就能完成。电脑操控无人机没有手柄操作的那种‘手感’,我们还研发了实体遥感操作功能。”记者从演示中看到,飞手手持操作盘坐在电脑前,通过相关键位进行适配,就如同无人机在飞手周边,有身临其境之感,对无人机进行远程操控,实现超视距飞行。截至今年1月底,深圳公安已在全市建成智慧警用无人机机巢110个。

此外,根据警务实际需求,深圳公安还研发“一控多机”功能,即在指挥调度平台同时控制6至9架无人机同时进行巡逻。林毅荣表示,指挥调度平台还实现了与110警情系统连接,有必要出动无人机的,110警情系统将警情位置推送到无人机指挥调度平台。该平台收到警情位置后就能一键起飞至警情发生地,操作步骤少,甚至无需人工操作。

“我们做这些探索,最主要的目的还是释放警力资源。”春节值守岗位这些天,林毅荣又在研究“无人机+”的各类警务应用,他说:“无人机可以挂各式各样的挂载件,我们可以对已有的探照灯、喊话器等挂载件进行改装,比如探照灯改成具有红蓝爆闪功能的警灯、喊话器改装成警笛。总之就是根据警务实际需要开展‘无人机+’的应用,进而达到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的目的。”

(深圳市公安局供图)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