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科学家精神,助力科学城建设。9月17日上午,2020年光明区全国科普日暨首届深圳科普月活动在光明区东周小学举行。
此次活动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光明区人民政府指导,光明区科技创新局主办,光明区教育局、东周小学协办。市科协科普部部长陈志远、光明区科创局局长刘云红,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科创局、光明区教科院、光明街道等相关领导出席启动仪式。活动还邀请了科普教育基地代表、学生代表和媒体代表共70余人到场参加。
启动仪式上,东周小学因科技教育工作成效突出、学生科创作品亮点频现,顺利通过市科普教育基地复查,市科协领导为东周小学颁发新的市科普教育基地牌匾。
启动仪式结束后,参会人员参观了我校部分学生的科创新成果,科幻绘画、乐高机器人、创客室科创作品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看,东周小学的小讲解员们为现场观众讲解了作品的创意来源、创作过程、未来畅想,她们的讲解思路清晰、表达流利,观众纷纷点赞。
在“筋斗云”创客室,来自五(5)班的贝维嘉、梁誉严、五(4)班的郑立卓三位“小创客”现场演示了他们合作创作的作品《心理健康疏导机器人》,三位同学通过视频、语音对话、表情模拟的方式进行了生动的演示,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市科协科普部部长陈志远、光明区科创局局长刘云红对东周小学坚持长期开展科技教育非常赞许,并表示,要进一步加大支持校园开展科技教育的力度,为学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更多的科普力量。
【链接新闻】
东周小学:十五年科技教育之树枝繁叶茂
张宗平副区长观摩我校学生科创作品
东周小学开展科技教育已有15年的历程,学校秉承“用科技教育筑起孩子们成长的精神家园”的理念,着力打造科普教育基地,营造科创教育良好氛围,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学校以科技教育课程的普及为抓手,以创客教育为引擎,推动科技教育环境化、科普教育学科化、科创活动常态化。从科幻绘画到创客课程,从校园科技节到校外科技实践活动,从学生科创队到科创教育导师团,从硬件保障到软件文化,建构了全方位、立体化和多维度的科创教育体系。
“筋斗云”创客实践室
学校的科技教育包含科幻画、乐高机器人、科技小论文、科技小发明、建筑模型、智趣七巧板、无人机等七大项目,学校的社团中有多个社团以科技活动为宗旨,为培养学生的科技爱好与兴趣提供了多样的选择。开创了“3D打印+科幻绘画”的科创教育新模式,3D打印与绘画深度融合,形成“课程化、3D打印化、三维动漫化”特色鲜明的创客课程。
历届科技创新大赛,“东周学子”们屡创佳绩、全面开花,大批师生在科技创新大赛中历练能力,抒写精彩教育人生。学校现有广东省科技教育优秀辅导员4名,市、区优秀科技辅导员50多名,师生先后有1000多人次获得国家级、省、市、区级奖励,其中科幻绘画连续六届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一、二等奖;近三年参加省、市科技创新大赛获18个一等奖,2019年8月参加第16届国际乐高机器人挑战赛获10个一等奖;“筋斗云”创客室获评“深圳市第二批创客实践室”,校本特色课程《科幻画与3D打印》入选深圳市中小学精品课程优化项目。
卓有成效的科技教育,让东周小学收获了诸多殊荣: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示范学校、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第二届中小特色学校建设成果奖、深圳市创意教育示范校、深圳市创意教育实践基地、深圳市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学校、深圳市“中小学人工智能项目”实验工作学校、深圳市科普基地等荣誉称号,纷至沓来。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东周小学将乘着光明区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东风,抓住新的发展机遇,长远谋划科技教育特色工作的蓝图,凝心聚力,与时俱进,再谱东周小学发展新篇章。
编辑 彭健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