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导线超续航,这项心脏起搏新技术让八旬老人重获新生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01-27 14:1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术后6小时,叶大爷便恢复了正常生活

81岁耄耋老人叶大爷(化名)心动过缓,除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还有慢性心衰及慢性肾衰病史。近日,叶大爷在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心内科诊断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该医院心力衰竭专科主任、心脏重症病区(CCU)主任张焕基教授团队开展了新一代主动螺旋式无导线心脏起搏器(AVEIR™)植入手术,这是全国首批实施该手术的医院之一,叶大爷重获新生。

叶大爷是早期来深的“拓荒牛”,年轻时为这片创业创新沃土洒下了青春汗水。近几年,随着年事渐高,慢性心衰、慢性肾衰相继找上门,因心动过缓,乏力气短还多次到医院住院治疗。

这次,老人家在中大八院心内科诊断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虽有起搏器植入的需要,但叶大爷一直对起搏器需要开刀拿不定主意。

考虑患者年龄偏大、多种疾病史。心力衰竭专科主任、心脏重症病区(CCU)主任张焕基教授团队考虑使用螺旋固定式无导线起搏器,术中在未旋入情况下可多次无创伤测试,以选择最佳起搏位点,减少心肌损伤和严重并发症。而且,术后电池寿命长,不用经常更换,而且可拆卸,减少囊袋感染。

新型起搏器

综合考虑预后,征求叶大爷家属意愿,经仔细评估、充分沟通,1月16日,张焕基教授团队顺利为叶大爷开展了新一代主动螺旋式无导线心脏起搏器(AVEIR™)植入手术。据悉,这是全国首批实施该手术的医院之一。

手术仅需要在大腿根部做个静脉穿刺,无需开刀。术中对起搏器定位,牵拉稳定性,分离递送系统,释放完毕,一气呵成。

整个过程20分钟。术后参数测试使用预期电量大约20年。术后6小时,叶大爷便恢复了正常生活。

张焕基介绍,随着新技术的不断研发,心脏介入手术越来越微创化,患者的舒适度及依从性得到极大的提高,让患者不再抗拒治疗。原本2小时的手术,20分钟就做完,也大大地减少医生的工作强度。新型的AveirVR 长续航电量,具有超长使用寿命,及可重复拆卸的特点,能极大地降低起搏器更换的频次,将来有望解决起搏器更换难题。

据悉,近年来,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心内科持续高质量发展,心衰中心的建设和服务水平达到了国家级标准,在起搏电生理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特别是电极拔出技术具有区域优势。去年12月5日至7日,2024中国心血管健康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会上,进行了全国心衰中心标准版单位授牌仪式,中大八院获授牌,心内科血管疾病建设管理体系、技术力量、救治能力、质量标准等重要指标迈上了新台阶。

受访者供图

编辑 温静 审读 白珊珊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上官文复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