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阅深圳丨2025年1月22日

深圳特区报
01-22 07:52
收录于专题:飞阅深圳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新的一天,从“飞阅深圳”开始吧!

好看又好玩!迎春花市开市啦

国内海底最大直径盾构隧道妈湾海底隧道通车

新的一天,从“飞阅深圳”开始吧~

工作述职

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听取并评议各区区委(党工委)书记和市有关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

孟凡利覃伟中戴运龙林洁出席

近日,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听取各区区委(党工委)书记和市有关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并开展评议。市委书记孟凡利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覃伟中,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戴运龙,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林洁出席会议。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到会指导。详情>>>

回望2024

法治护航改革挺进“深水区” 全过程人民民主生机勃勃

2024年深圳民主法治大事

民主与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石。回望刚刚过去的2024年,深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持续优化制度供给,民主法治建设迈出新步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有力保障。详情>>>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深圳国际仲裁院院长刘晓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改革难题

深圳是改革之城,也是法治之城,始终坚持改革与法治的同频同振。”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深圳国际仲裁院党组书记、院长刘晓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在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必须坚持将法治精神融入改革全过程各领域,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改革难题。详情>>>

携手共创

总台携手深圳共创精品短剧《奇迹》全球范围故事征集昨启动

1月21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深圳市委宣传部携手共创的精品短剧集《奇迹》在北京正式启动,同步面向全球征集深圳故事,致敬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出席活动。详情>>>

图片

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 庄宇辉 何凡 摄

党建引领

将强大“组织力”转化为强劲“生产力”

深圳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党建是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和保障。深圳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一年接着一年抓、一锤接着一锤敲,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助力推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详情>>>

正式通车

国内海底最大直径盾构隧道妈湾海底隧道通车

历时5年建设的国内海底最大直径盾构隧道——妈湾海底隧道于昨日正式通车。作为深圳首条海底通道,妈湾海底隧道是我市近年来重点打造的交通工程,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重点示范工程。深圳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代金涛出席隧道开通活动。详情>>>

妈湾海底隧道地下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80km/h。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摄

深圳有爱

深圳各界倾心倾力支援西藏地震灾区

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浅,破坏力大。在灾难面前,深圳与西藏虽相隔千里,却心手相连。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深圳各界迅速行动,汇聚起强大的救援力量奔赴灾区,为受灾群众送去温暖与希望。据不完全统计,深圳市社会各界爱心企业和个人共募集抗震救灾款物超8100万元。详情>>>

深圳公益救援队协助整理物资。图片由公益救援队提供

来深过大年

好看又好玩!迎春花市开市啦

各区花市及购花点档位总计约4000个

邀您来深逛花市,共度新春“花样”年。今天,为期7天的深圳迎春花市开市了,将举办至1月28日(除夕)。记者从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获悉,今年设各区花市11个以及若干购花点,购花档位总计约4000个。市民可通过“美丽深圳”微信公众号查询“2025深圳迎春花市导览图”,了解花市地点及附近停车场。 详情>>>

迎春花市英歌舞。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忠 摄

更多精彩

深圳商报:

深圳设立逾40亿元并购基金

1月21日,深证并购基金联盟成立大会宣布,深圳设立逾40亿元并购基金,深证并购基金联盟正式成立。作为全国首个以并购基金为主导的组织,深证并购基金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深圳并购基金行业迈入了新起点。详情>>>

深圳晚报:

深圳那些以“蛇”命名的植物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蛇被誉为“小龙”,是龙图腾的原型之一,承载着智慧、顺利、长寿与祥瑞的文化象征。你知道吗?在植物界中,也有许多以“蛇”命名的植物,它们形态各异,独具魅力。近日,深晚记者采访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教师、广东省自然教育专家库入库专家刘蕾,为读者揭秘7种常见的以“蛇”命名的植物。详情>>>

晶报:

深圳人,你的工作生活中“AI含量”有多高?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工智能经历了令人瞩目的成长。现在的AI可以是“玩具”,也可以是“工具”;能成为生活助手,也可能会被用于不适合的场景中。那么,深圳人,你的工作生活中,“AI含量”是怎样的?详情>>>

编辑 欧阳晨煜 温静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杨渝嘉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