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阅深圳丨2025年1月21日

深圳特区报
01-21 07:30
收录于专题:飞阅深圳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新的一天,从“飞阅深圳”开始吧!

1320个!深圳公园数量又刷新了

电梯更新可申请应急使用专项维修金

新的一天,从“飞阅深圳”开始吧~

学习贯彻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省两会精神

研究推进政法工作、国际化建设等事项

孟凡利主持会议

1月20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学习贯彻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和中国法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精神,以及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和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精神,研究我市落实意见。会议还审议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行动方案(2025-2027年)》,研究了有关工作。市委书记孟凡利主持会议。详情>>>

从严治党

市委召开部分单位党组织负责人集体谈话会

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格的标准管党治党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到实处

孟凡利覃伟中出席

1月20日,市委召开部分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会议,就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工作进行集体谈话,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央纪委全会精神,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格的标准管党治党,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驰而不息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市委书记孟凡利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覃伟中,市委常委程步一、赵勇参加会议并提出相关工作要求。详情>>>

回望2024

高质量党建引领深圳乘风破浪

2024年深圳党建大事

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2024年,深圳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典型引领、目标导向抓好基层党建,通过抓社区党建促基层治理固本强基,抓机关党建促作风提升,抓国有企业党建促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抓学校党建促立德树人,抓医院党建促医德医风,抓科研机构党建促科技创新,抓两新组织党建促规范健康发展,抓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促凝心聚力,不断增强全市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引领驱动深圳经济特区乘风破浪、砥砺前行,为深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详情>>>

“24小时亮着的一盏灯”市党群服务中心百姓书房全天候开放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原副院长陈江生:

深圳为全国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在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方面率先示范,把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落实到组织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取得了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辉煌成就,为全国党建引领发展提供了新鲜经验。值得大书特书。”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原副院长陈江生教授在接受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采访时对2024年深圳党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详情>>>

共享机遇

深圳对台湾进出口占两岸进出口总额两成

与台商台胞共享发展机遇共建“幸福家园”

作为台商投资最早、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深台两地经贸往来走在全国前列。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底,深圳累计引进台资企业8992家,实际使用台资116.2亿美元,2024年1-11月,深圳对台湾进出口4417.37亿元人民币,占两岸进出口总额的1/5,同比增长30.95%。详情>>>

拟出新规

新版深圳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规定公开征求意见

电梯更新可申请应急使用专项维修金

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新修订的《深圳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规定》)近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本次修订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安全性和效率性相结合,以保障广大业主合法权益为根本。《管理规定》共49条,主要内容包括调整维修资金设立范围、优化维修资金使用程序、完善应急使用相关内容等。详情>>>

新春走基层

走进刚刚竣工的深圳书城湾区城

“湾区之眼”承载“人文湾区”美好愿景

站在位于25楼的深圳书城湾区城(湾区之眼)招商中心往下看,项目全貌尽收眼底:“双玉盘”地景式嵌入宝安中心区滨海绿轴,约2万平方米的屋顶公园以滨海为背景,与周围的宝安区图书馆、青少年宫以及深圳滨海艺术中心互相呼应,视线尽头还可眺望企鹅岛与深中通道。这一与自然景观无缝“衔接”的全新文化综合体近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详情>>>

再创新高

见缝插针建社区公园 锚固城市新生态格局

1320个!深圳公园数量又刷新了

记者从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获悉,2024年,深圳公园的数量又刷新了。去年全年新建提升35个公园,全市公园总数达1320个,市民群众可享受的绿色活动空间越来越多。按一天逛一座公园的速度计算,逛遍深圳所有公园需要3.6年。详情>>>

龙华区蚌岭社区公园儿童游乐场地。

更多精彩

深圳商报:

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人才培养与产业化”深圳共识发布

推动大湾区人工智能技术普及应用

1月19日,2024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在深圳落下帷幕。来自助残康复、智能森防、智能能源、智能网安等多个应用场景的13个创新项目获得特等奖。详情>>>

深圳晚报:

深圳地铁,你是懂过年的

2025年春节,不少市民都计划在长假出行游玩。为了避免拥堵,不少深圳人都习惯了绿色出行。实际上,深圳的轨道交通早已四通八达,还创造了“源于地铁、不止地铁”的全新公共空间,为来深的市民游客提供了多元属性的城市行为。详情>>>

晶报:

从公园长椅到“深梦扬帆”

来深“落脚点”,一座城市的善意

文化学者尹昌龙也在一篇题为《此心安处是园岭》的文章中写道,“记得在讲到深圳口述史时,有不止一个人说曾经在荔枝公园的长椅上夜宿过。早期闯荡深圳的人往往无依无靠,没亲人,没朋友,而兜里也没钱,找工作无果之后,往往用最后的零钞买面包,而住就无钱可以支付了。好在深圳的天气大部分时间都不是很冷,于是就在城市中间的荔枝公园的长椅上凑合一晚。”详情>>>

编辑 欧阳晨煜 温静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