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以来南下资金净流入港股逾千亿港元 三大行增持股数居前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燕青
01-18 11:5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

中国商事主体第一端

摘要

​进入2025年,南下资金延续了去年流入港股的态势。

进入2025年,南下资金延续了去年流入港股的态势。根据WIND统计,截至117日,南下资金年内净流入港股1074.21亿港元。自港股通开通以来,南下资金净流入港股约3.8万亿港元。

117日,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83.25亿港元。其中,南下资金净买入居前的个股包括中芯国际、腾讯控股等。据统计,南下资金已连续11日净买入中芯国际,共计94.69亿港元;南下资金连续13日净买入腾讯,共计424.75亿港元。

数据显示,截至117日,南下资金今年以来连续12个交易日均维持净流入。其中,南下资金17日、8日、9日、14日等4天净流入额均超过百亿港元。

根据同花顺统计,新年以来南下资金增持比例前五名分别为优必选、顺丰控股、速腾聚创、中兴通讯、华电国际,持股比例分别增加10.5%5.6%4.81%4.34%3.98%。上述五家公司全部为内地公司。

从持股数变化来看,新年以来南下资金增持18只个股超1亿股。其中,增持股数前五名分别为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阿里影业、中国石油,增持股数均超过3亿股。

港股市场去年活跃度增强,南下资金是其中最主要的增量资金来源。去年南下资金连续12个月保持净流入,仅在三季度流入速度放缓。国泰君安认为,刺激性政策组合拳使得投资者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宏观预期大幅上修,港股资产估值水平较低,南下资金亦逐渐拥有资产定价权并提供流动性。

去年恒生指数上涨17.7%,表现处于全球主要指数前列。在经历了去年的反弹后,港股今年以来走势较弱,恒生指数年内下跌2.37%      

展望2025年港股,富国基金海外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张峰近日在海外投资策略会上表示,当前恒生指数估值仍处于低位,具备较佳投资性价比,展望2025年,国内政府刺激经济的效果有望逐步显现,叠加外资对于中国资产的兴趣有所抬升,港股市场的表现值得期待。

富国民裕沪港深精选基金经理赵年珅指出,目前港股基本已经实现了对于强美元和弱盈利的定价,未来高ROE、高增长、强资产负债表等风格在合适的估值下或应重点关注。低利率时代背景下,港股高股息策略在2025年有望有所作为。

在嘉实港股互联网核心资产基金经理王鑫晨看来,港股目前仍处于估值低位。他认为,放眼全球,中国资产被极度低估,投资潜力更大。相对看好在海外上市的中国资产的价值回归,偏向于盈利模式较好、拥有优秀管理层,同时具备长期空间和竞争优势且估值和预期合理的优质品种。      

2024年是沪深港通开通的十周年。港交所近日表示,去年互联互通机制实施了更多优化措施,包括沪深港通下合资格ETF扩容,以及互换通推出新交易类型及服务。未来预计将有更多优化举措落实,包括将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纳入沪深港通,以及推出港股通人民币柜台等,进一步促进两地资本双向流动,巩固香港作为连接内地与全球资本市场的超级联系人角色。

南下资金增持股数前五名 来源:同花顺

证券代码

证券简称

持股变化()

1398.HK

工商银行

1,037,349,439

3988.HK

中国银行

733,334,557

1288.HK

农业银行

431,747,416

1060.HK

阿里影业

425,793,700

0857.HK

中国石油股份

304,024,385

(作者: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燕青)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