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20位省政协委员亮相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大会发言,为广东高质量发展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摒弃“数论文”打造更科学的创新评价模式
大会发言中,多名委员聚焦以科技创新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发言。
省政协委员、民盟广东省委会常委、科技委员会主任俞祝良建议,要推动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创新突破,实现产业基础能力高级化。他认为,应当依托重点实验室协同港澳资源攻关高端芯片、算法架构等核心技术,共建概念验证平台推动成果转化。支持龙头企业研发通用大模型,打造垂直细分领域大模型,鼓励小模型应用创新提升能力,引导科研向云、边、端结合模式发展并提供技术支持。俞祝良还建议,加快形成规模化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实现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强化要素保障和算力支撑,实现产业安全自主可控。
生物医药产业是广东战略性支柱产业。省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教授潘光锦建议,健全生物医药科技专项攻关顶层设计机制,改革和创新科技任务部署模式,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实行以“紧扣任务目标导向,兼顾学术影响力、社会贡献度”为核心的分类评价体系,坚决摒弃“数论文”的评价模式,将科技成果转化率纳入重要任务完成评价指标。同时,要打造全链条促进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落地机制,鼓励开展原创生物医药技术临床确证研究的体系机制。
梯次利用提升物资循环利用经济效益
绿色,是广东省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住深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深圳市委会主委王大平在发言时建议,要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提质增效。
他建议,健全废弃物分类回收、资源化利用等回收体系,加快规划建设报废汽车、电子产品、家具等拆解、利用的专业化园区,集聚中小型回收企业,整体提升处置能力。同时,要深挖产品全生命周期价值,引导二手汽车、家电、3C 电子等高余值产品有序出口,拓宽国际交易渠道,简化出口通关手续。此外,应规范引导电池梯次利用,鼓励整车企业开发安全可控的梯次利用储能场景,采用“电池银行”管理模式,保障梯次产品的最终回收再生。
提高资源化和再生利用能力水平需要企业担当。王大平提出,要推动家电、电子产品等生产企业开展废旧产品逆向物流回收。他建议,将《广东省再生资源利用管理办法》列入立法计划,合理确定废旧资源再生利用的范围。
尽快出台《广东省民营经济促进条例》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总商会副会长,广东百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彭晋谦发言时提出,要提振发展信心、保持政策稳定、强化金融支持和加强投资指引,让民间资本大胆投、放心投、轻松投、精准投。
他建议,尽快推动出台《广东省民营经济促进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真正把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发展实效。另一方面,他认为应确保政策的稳定性、延续性,强化执法规范监督,坚决杜绝“逐利性执法”,持续加大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力度,让民营企业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此外,他建议开展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专项行动,打破影响民间投资的各类“ 隐形门”“玻璃门”;加快完善直播带货、新型电商、秀场等新业态法律法规,以及税收、监管等政策,推动民营企业放心大胆投资发展。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