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年白领生活状况调研报告》显示,63.65%的受访白领都遭遇过职场PUA。数据显示,遭遇职场PUA的白领最普遍的应对方法是辞职逃离、向同事吐槽以及默默承受。有勇气改变现状的仅占少数,利用法律维权的更是寥寥无几。
“职场PUA”,就是由来已久的职场欺凌
所谓的“职场PUA”是个借用词。PUA,原意为“搭讪艺术家”,泛指利用某种优势地位,通过精神控制,操纵他人满足自己的愿望。在职场中,PUA大多出现在上下级关系中,如领导对下属、前辈对新人等。在表现形式上,职场PUA既可以是无端打压,通过贬低和否定让下属逐渐失去自信,以控制员工;也可以是空画大饼,以责骂加偶尔表扬和承诺等方式,让员工迷失自我,唯领导是从。延伸的表现还有分配超出工作范围或正常负荷的工作任务,占用员工休息休假时间,甚至发展到性骚扰。
从相关调研报告对“职场PUA”的解析可以看出,其实“职场PUA”并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社会科学概念,其涵盖的范围也有些宽泛。在宽泛的定义下,63.65%的受访白领都遭遇过职场PUA,虽然可以凸显事情的严重性,但细究起来也有可能夸大其词。例如前辈对新人之间的一些关系处理上,很可能就是新人融入企业文化时产生的小摩擦,是很难避免的磨合过程。如果过于郑重其事,反而不利于正确处理职场上的人际关系。
“职场PUA”实际上就是由来已久的职场欺凌现象。职场欺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性质也有所不同。有的涉及道德,有的触犯法律。
职场欺凌,道德与法律之间,只一线之差
职场欺凌是个全球性的现象。在一些影视剧中,人们时常看到,公司里的上下级、前辈和新人之间,等级森严,下级或新人常常被要求做一些分外的事情。例如在热播剧《来自星星的你》中,公司新人李辉京准时下班,却招来仍在加班同事的不满,刘课长除了教训他之外,还要求李辉京去给整个部门的同事买咖啡并鞠躬道歉。这种职场欺凌,应该仅仅涉及道德问题。当刘课长知道李辉京是老板的儿子后,又吓得腿软。可见,即便是仅仅涉及道德层面的职场欺凌,也是相互碾压的不合理状况。
可怕的不是存在职场欺凌,可怕的是职场欺凌默认为合理的企业文化。调研报告显示,商业服务行业和金融行业已成为职场PUA重灾区。“工作强度大、竞争激烈”只是表面原因,更深层上,要反思企业文化建设中,如何在尊重所有员工的人格权利基础上,建立相互合作、和谐相处、在有序竞争中共同进步的职场人际关系。
有些职场欺凌,则直接涉及违法。譬如,近日一份《奋斗者自愿申请书》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有网友称某公司要求员工自愿签署这份申请书,承诺自愿加班并放弃加班费、带薪休假和离职补偿,能力不足时接受公司淘汰,承诺不与公司产生劳动仲裁等法律纠纷,如有违反,则员工自愿放弃公司奖励的“权益份额”。显然,这种“自愿”的申请书,是一种“被自愿”,违反了劳动法规的相关规定,即便签订了,也是无效的。就像一些网友评论的,这样的职场PUA很“鸡贼”,妄图以“自愿”的形式为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违法行披上合法的“外衣”,必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员工们应当果断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道德与法律之间,在职场欺凌的事情上,往往也只有一线之差。不久前,歌手Yamy曝光会议现场录音,揭露其所在经纪公司老板在会议上公开对其外貌、业务能力等进行羞辱,且附带人身攻击。Yamy的经纪公司老板仅仅是对其业务能力进行批评,或只是涉及其领导艺术欠缺的道德问题,而如果能证实其确实对Yamy的外貌等进行了羞辱与人身攻击,则涉嫌侵犯了Yamy的人格权,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抵制职场欺凌,要为员工维权提供充足的“法律武器”
但是,诚如调研报告所观察到的那样,遭遇职场欺凌,有勇气改变现状的仅占少数,利用法律维权的更是寥寥无几。这一方面是因为在职场的职务等级造成的权力差异格局下,处于弱势的一方缺乏反抗的勇气,而且难以举证;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反职场欺凌的立法环节还有所欠缺。
我国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中,对劳动者的相关人身权利与人格权利都有了相应规定和保护,2021年1月1日即将实施的民法典,更将“人格权”独立成编。这些法律法规为职场霸凌行为划上了法律红线,但对于职场霸凌行为,我国还暂无相关法律明确界定,这会给职场霸凌行为留下法律的空子,也是被欺凌者常常怯于用法律维权的重要原因。目前韩国颁布实施了《禁止职场欺凌法》,日本也进行了相关立法。我国也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研究、推动反对职场欺凌的专门立法,为更好地维护企业员工合法人身、人格权益,旗帜鲜明地反对职场欺凌,构建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
职场欺凌,对于企业来说,除了要克制好企业行为,不要动辄以未完成业绩考核的名义,对员工实施诸如扇耳光、吃辣条、爬行、下跪等有辱员工人格尊严的惩罚,还应避免陷入这样的认识误区:将职场欺凌视之为企业员工之间的私人关系问题,不闻不问。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生产要素。要用好人,就必须尊重人,促进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健康融洽。古语说的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健康的职场人际关系,有利于现代企业激发全体员工的创造智慧,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从企业自身的长远利益考量,企业在尊重国家相关法律的前提下,也应加强企业的内部“立规”,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制定相关制度,积极主动地反对、禁止职场欺凌,为职工维权提供企业内部的“法律武器”。只有充分尊重每一个员工,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员工才能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基础上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见习编辑 王子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