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巿特别报道|去年涨幅第一牛股寒武纪跌超14% 市值蒸发425亿元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钟国斌
01-16 18:40
摘要

寒武纪1月14日晚发布2024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7亿元至12亿元,同比增长50.83%至69.16%

1月16日,寒武纪(688256)盘中跌超16%,股价跌破600元/股整数关。截至收盘,寒武纪报594元/股,下跌14.65%,市值蒸发425.64亿元,成交额达122.2亿元,位居A股成交额榜首。距离1月10日创下的777.77元/股历史新高回落超过20%,最新总市值为2479.69亿元。

对于股价大跌,寒武纪相关人士表示,二级市场股价受综合因素影响。

股价累计涨幅超15倍

随着ChatGPT引爆AI概念板块,寒武纪这两年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十分抢眼,成为A股市场名副其实的明星股和大牛股。2023年,寒武纪大涨147.36%;2024年,寒武纪以惊人的387.35%涨幅位居A股榜首,总市值逼近2800亿元。步入2025年,寒武纪再度担纲牛股“急先锋”,股价频创历史新高,1月10日创出历史新高价777.77元/股,若从2022年4月29日的46.59元/股起算,寒武纪区间最大涨幅达15.69倍,总市值突破3000亿元。

随着寒武纪股价暴涨,公司实控人陈天石的身价也水涨船高,目前其持有公司股票的市值达710亿元,一跃成为江西首富。

寒武纪股价持续上涨背后,是机构的大规模涌入。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从2023年开始,持有寒武纪股票的机构数量明显较2022年及之前大幅增加。2023年中报显示,持股机构数量为578家;2024年中报显示,持股机构数量达743家,合计持股数量为2.1亿元,占总股本的50.37%。

暴涨背后是业绩巨亏

值得注意的是,与股价暴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寒武纪的业绩却差强人意。自2020年7月上市以来,公司一直未走出亏损的泥潭。

自2017年至2024年上半年,寒武纪已累计亏损约55亿元。2024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净亏损7.24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达8.62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净亏损为1.94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为2.54亿元。

寒武纪1月14日晚发布2024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7亿元至12亿元,同比增长50.83%至69.16%;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3.96亿元至4.84亿元,亏损同比收窄42.95%至53.33%。

尽管业绩持续亏损,但寒武纪股价却不断创下历史新高。

自2024年9月下旬开始,寒武纪的股价一路飙升,从9月25日的222.01元一路涨至12月23日的700元高点;今年1月10日,寒武纪再创777.77元/股历史新高,区间累计涨幅达250.33%,成为仅次于贵州茅台的股票,位居A股市场第二高价股。

英伟达概念成暴涨主因

寒武纪股价暴涨,与市场对标英伟达不无关系。英伟达作为全球AI芯片市场的领头羊,其市值已超3.3万亿美元,占据了全球AI芯片市场90%的份额。市场对寒武纪的追捧,或许正是投资者对芯片行业未来前景的期待和情绪加持的体现。然而,尽管市场给予了寒武纪极高的估值,但公司与英伟达在业绩和技术上的差距仍然显而易见。

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寒武纪的净资产为53亿元,市净率达到了48倍;如果按市销率计算,寒武纪已超过300倍,远远高于英伟达。此外,寒武纪在研发投入上也呈现出下滑趋势。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首次出现年度下降,同比降超26%。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减少7.27%。从三季报数据看,寒武纪研发投入同比下降了9.91%,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同比下降8.13%。

值得欣慰的是,寒武纪在AI芯片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公司推出的“思元”系列芯片在阿里云、浪潮、曙光等服务器商以及科大讯飞等AI算法公司实现批量供货。2023年推出的新一代思元590芯片,在性能上也有所提升,与英伟达A100芯片的性能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但与国际领先产品相比,寒武纪的产品性能仍存在较大差距,且出货量也相对较少。

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认为,机构的狂热追捧对寒武纪的业绩和研发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与之对标的英伟达拥有较高的营收和净利润,而寒武纪上市以来一直亏损!若寒武纪后续不能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通过不断提升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扭转长期以来业绩亏损状态,完全靠“市梦率”支撑的高市值恐难以长久。

(作者: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钟国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