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胖东来创始人兼董事长于东来在其个人社交媒体上发布一系列视频,宣布了胖东来7条新规。其中提到,在胖东来,夫妻不允许家暴和冷暴力;也不允许打孩子;员工之间相互借钱最高不能超过个人月收入等。
图片来源:于东来个人社交账号
这些视频一经发布便迅速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有网友表示支持,认为胖东来展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有不少网友提出疑问:“企业有权介入员工生活吗?”“能不能不要管人家家事。”
胖东来多次因争议性规定引关注
这并非胖东来第一次提出争议性的规定。
2024年11月20日,于东来曾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胖东来人结婚不允许要彩礼或付彩礼,婚礼不能铺张浪费,酒席只能邀请亲朋好友,且不能超过五桌。如果做不到,公司将从制度建设上取消一切福利!”随后引发网友争议。12月31日,于东来在直播中又提到,胖东来将通过出台更多制度来引导员工更加理性科学地生活:“要让员工明白如何去对待爱情、对待婚姻。”
1月3日,胖东来在官方社交账号公布《胖东来人结婚执行标准》,涵盖彩礼、嫁妆、房车、婚礼等诸多事项,将此前于东来提出的构想正式落实到了制度层面。
图片来源:胖东来官方社交账号
文件中提到,胖东来员工结婚不允许收取或支付彩礼嫁妆;不允许依靠父母积蓄买房买车;员工举办婚礼需简约轻松等。
该文件还制定了“惩罚机制”:如果违反公司制定的结婚标准,视为违背企业价值观,自违反之日起12个月内,只享有法定的劳动报酬及福利待遇,即岗位基本工资和法定休假;不享有公司给予的超出法定之外的各项奖励及福利,包括胖东来额外年休假、10天自由假、年度福利、文化奖励项目的评选资格、年度优秀员工评选资格、竞聘资格等。
近年来,胖东来因其良好的员工待遇和极致的服务理念屡屡“出圈”,获得了极高的知名度。与此同时,于东来在社交媒体上的言论也为这家公司带来了不少争议,有网友直言,在这些规定中“闻到了浓浓的爹味”,还有人质疑,这些规定是否违反劳动法?
律师:企业无权干涉员工私生活
企业针对员工个人生活制定规则的做法,是否构成对劳动者权益的侵犯?针对这个问题,读特新闻记者采访了广东知恒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琼花律师。
王琼花律师表示,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权,是建立在企业和员工的劳动关系之上的。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也就是说,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应当围绕“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展开,即应局限于工作时间内及与工作有关的内容,如工作表现、工作纪律和职业道德等。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完成公司规定的劳动任务,并接受相应的管理。除此之外,企业无权对劳动者工作以外的个人事项作出要求。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胖东来制定的各项制度中,诸如“夫妻间不能家暴”“不能打孩子”等规定,本身就是我国法律的明确要求,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无论企业是否将其纳入内部管理准则,作为公民,我们也应自觉遵守法律的原有规定,这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至于借钱给他人、结婚是否给彩礼、是否接受彩礼或者用谁的钱买房买车等,则属于员工个人生活方面的自由,和工作本身没有关系,企业没有权利对员工的个人生活进行干涉,也无权要求员工主动上报上述与工作无关的个人信息。胖东来将上述相关规定与员工自主福利挂钩,可能侵犯员工多项权利。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未经法定程序即取消员工企业自主福利的,涉嫌侵犯员工合法权益,员工可以提起劳动仲裁或诉讼,要求企业恢复福利。
王琼花律师认为,企业固然可以倡导和宣传自己的理念,但是不应作为规章制度强制推行在员工身上,更不应该通过取消员工自主福利的方式迫使员工遵从。在构建规章制度的过程中,企业除应遵守法律法规外,还需充分倾听员工的声音,通过积极的引导与激励机制发挥积极作用,切忌过度介入员工的私人生活。
对于员工而言,企业倡导的合理的、有利于自身成长和发展的理念,可以主动学习并践行,将其融入日常工作中。但当企业规定的侵犯自身权益时,要敢于通过正当渠道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必要时可依法申请劳动仲裁或诉讼,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读特普法》是由读特新闻客户端打造的一档法律科普栏目。本栏目中,我们将定期邀请深圳律师协会注册资深律师作为嘉宾,为公众深入剖析近期社会关注的热点新闻事件。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张蕾 二审 关越 三审 高灵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