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小小科学家”品牌发布 构建“个十百千万”活动体系让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丽萍
01-14 20:5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为在青少年中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1月14日上午,由市委组织部、市委教育工委、团市委共同主办的“小小科学家”品牌发布暨科学探索研学营开营活动在市党群服务中心举行。记者获悉,我市将在全市范围内打造“小小科学家”品牌,构建“个十百千万”活动体系,引导青少年当下勇当小科学家,未来争当大科学家。2025年科学探索研学营第一期也正式开营,共有200名学生参加为期一周的科学探索活动。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程步一参加活动。

为以党建引领青少年科学教育,2023年暑期以来,市委组织部会同团市委开办“小小科学家”夏令营,带动全市各级党群服务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服务青少年超55万人次,获得学生家长好评。

深圳致力于把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为服务中心、邻里中心、活动中心。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起市委组织部、市委教育工委、团市委将加强协同联动,统筹整合资源、撬动社会力量,联合推出更多活动阵地与优质课程,构建“个十百千万”活动体系,在全市范围内打造“小小科学家”品牌。

“个十百千万”活动体系具体包括:打造一个市级科学探索研学营(含夏令营、冬令营)。依托市党群服务中心、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市少年宫等阵地,聚焦科学教育主题,每年寒、暑假定期举办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科学探索研学营,打造丰富多元课程体系,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

举办十个左右区级科学探索研学营(含夏令营、冬令营)。依托各区党群服务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等阵地,充分链接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科技创新资源,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每年寒、暑假定期举办各具特色的科学探索研学营。

建立一百个左右校社联动科学教育基地。在全市范围内选择100所左右科教资源丰富的学校(含高校、中小学),依托学校现有科普展陈、实验场所等建立科学教育基地,与学校所在社区资源共享、联建共建,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就近就便开展科学教育,打造“家门口”的科学教育基地。

建设一千个左右科学教育体验中心。结合教育部门“每周半天计划”,依托各级党群服务中心、青少年宫、科技馆、科创企业、科研院所等建设各类科学教育体验中心,研发校外课程,设置科学教育展区、活动室、工作坊等,大力推广应用AI技术,打造更多AI应用场景。

开展一万场左右科学教育活动。依托各级党群服务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等阵地,常态化开展科学探索研学营(含夏令营、冬令营)及科普讲座、科学实验、创客论坛、观测研究等科学教育活动,不断提高科学教育的吸引力,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活动还举行了科学故事分享会,“大小”科学家们齐聚一堂,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朱蓓薇,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成录,腾讯研究院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资深专家袁晓辉,2024年第七届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专项赛一等奖获得者深圳中学初中部学生周汇川现场分享科学家是怎样炼成的,用自己的切身经历、专业知识与前沿视野,勉励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勇当“小小科学家”。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王湛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丽萍)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