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是西藏定日6.8级地震发生的第7天,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拉孜县、定结县等多地举行哀悼活动,向地震遇难同胞默哀。读特新闻记者从深圳公益救援队获悉,当地救灾工作仍在加紧进行,开展废墟清理、物资搜寻、房屋危险评估等工作,为灾后重建做准备。村里的活动板房也在加速搭建,帮助灾民尽快向正常生活过渡。
救灾物资抵达震区。
据新华社和央视新闻消息,1月7日上午9时5分,西藏定日6.8级地震发生。地震震级高、烈度大,造成126名同胞不幸遇难,27248户房屋受损,其中倒塌房屋3612户。地震波及定日、拉孜、萨迦、萨嘎、定结等5个县26个乡镇206个村(社区),约6.15万名群众不同程度受灾。目前,407名群众成功获救,4.75万余名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抗震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记者从深圳公益救援队了解到,连日来,深圳公益救援队驰援定日的队员在参与救灾物资接收与分发、灾情调研的同时,还加入了房屋危险评估、物资搜寻和转移等工作。
深圳公益救援队队员在当地协助接收和分发救灾物资。
深圳公益救援队前线队员陈建军介绍,1月11日,他与10多名队友携带破拆装备、绳索装备、医疗装备和户外氧气罐,深入受灾严重的定日县曲洛乡的几个村落。“那里属于房屋倒塌情况非常严重的地方,几乎所有房屋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坍塌和毁坏,已经完全没办法住人,村民都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应急帐篷里。”陈建军说,在村里,深圳公益救援队与森林消防救援人员一起执行危房评估,并帮助灾民搜寻和转移重要物资,一天下来能完成大约30户人家的物资转移工作。
“整个挖掘和破拆工作都比较困难,耗费的体能也相对比较大。”陈建军表示,执行任务时,由于当地还在发生余震,房子本身也已经不稳固,所以只能使用一些小型的破拆机器。对于比较重的物品,还会用上绳索等附加装备将其从房子里拉出来。同时,救援人员还要警惕危房倒塌的情况,因此效率不是太高。
深圳公益救援队与森林消防救援人员一起帮灾民转移重要物资。
深圳公益救援队队员在取出携带的装备。
在工作过程中,救援人员往往会接触到许多村民并与他们进行简单的交流。陈建军看到,当地小朋友看上去状态都还不错。“他们可能还没有感受到房屋坍塌后的问题,更多的是感受到一起玩的小伙伴增加了,比如有提供心理疏导的阿姨陪伴他们,有消防、武警叔叔给他们搭建房子和做饭。”
但陈建军也发现,稍微年长一些的村民会很忧虑。“在交流的时候,他们(村民)常说在物资上不缺什么,现有的物资已经可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但从心灵寄托而言,他们会有一种流离失所的失落感,因为住了那么多年的家突然毁掉了。”
深圳公益救援队队员在陪伴当地小朋友。
深圳公益救援队前线队员严云还记得,在协助转移物资当天,一位看上去60岁左右的当地妇女看着自家坍塌的房子时,突然就大哭了起来。“当时,村里的警察和救援人员都在她身旁安慰她。我上前给她递了一张纸巾,握着她的手。因为我在拉萨工作会简单地说几句藏语,所以也试着跟她交流,安抚她难过的心情。”
为了帮助灾民们尽快回归到平常的生活,陈建军表示,现在当地正在加速建设活动板房,有一部分已经搭建完成。
据中青报报道,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长所乡嘎旦村的活动板房自1月9日下午已经开始正式搭设,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救援队伍60余人、10余台重型救援装备全力投入板房搭设工作。另据甘肃日报1月13日报道,根据国家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要求,按照甘肃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紧急组织援赠西藏地震灾区折叠式活动板房1000套。
1月12日,在轮替的队友陆续抵达震区后,陈建军等5名深圳公益救援队先遣队员准备启程返深,他们将在13日下午抵达深圳。在前往拉萨的汽车上,陈建军告诉记者,一路上他看到很多装有活动板房建材的车辆朝定日县的方向驶去。他相信,预计再过三天左右,村民们就能都住进板房里了。
(图片由深圳公益救援队提供)
编辑 秦涵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关越 三审 高灵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