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英模精神,银龄再增辉——2025年深圳基建工程兵新年首场英模报告会”举行

刘爱平 文/图
01-11 09:48
摘要

2025年1月9日上午,“学英模精神,银龄再增辉——2025年基建工程兵新年首场英模报告会”学习特别活动成功举办。

1月9日上午,“学英模精神,银龄再增辉——2025年基建工程兵新年首场英模报告会”学习特别活动在深圳市葵花酒店公寓四楼阳光厅成功举办。深圳市拓荒史研究会创会功勋会长刘坤德,深圳市拓荒史研究会监事长沈远彪,深圳市拓荒史研究会秘书长李平均,深圳市建安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陈修平,深圳市建安集团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杨定远,深圳市拓荒史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陈巍等出席,50多位原基建工程兵802团的退役老兵共同参与。

报告会由深圳市拓荒史研究会主办,深圳市葵花酒店公寓协办。

重温拓荒牛精神

在报告会正式开始之前,大家怀着崇敬与庄严的心情,一同走进基建工程兵深圳拓荒史展厅。基建工程兵退役军人仿佛瞬间穿越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旧物件,都承载着他们曾经奋斗的记忆。看到那些记录艰苦施工条件下,大家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的场景,不少人眼眶泛红。熟悉的场景不断勾起往昔并肩作战的战友情谊,深深地触动着每一名退役老兵的心灵。他们深切感慨如今城市的繁华离不开当年的拼搏。往昔的热血与汗水,铸就了今日的辉煌。这份经历无比珍贵,激励着他们传承拓荒精神,在未来志愿服务的岗位上继续为社会发光发热。



退役基建工程兵正在参观深圳拓荒史。

英模精神催人奋进

英模报告会学习特别活动在庄重而激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拉开了帷幕。

大家齐唱国歌。

李平均主持报告会。

陈伟红是原武警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机动支队卫生队队长,曾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荣获“全国公安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广东省三八红旗手”“2012年-2013年度深圳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爱岗敬业标兵”“抗击非典先进个人”“五好家庭”等荣誉。

陈伟红

陈伟红称,自己曾经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卫生兵。在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中,她临危受命,担任武警广东公安边防七支队抗震救灾医疗突击队队长。“在那地动山摇、山河破碎的灾难现场,我们突击队随部队第一时间赶到了重灾区绵竹汉旺镇东汽中学。在余震不断、楼房随时可能倒塌的巨大威胁下,救援官兵们临危不惧,镇定自若,迅速展开了紧张而艰巨的救援工作。”她说,在救援过程中,突击队抓住黄金72小时的宝贵时机,争分夺秒......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受灾群众的生死安危。队伍队员克服了重重困难,历经无数次艰难险阻,不顾余震危险、在崎岖的山路上疲惫急行军,向重灾区水磨镇挺进。

陈伟红讲到动情处时,眼中闪烁着泪光,一度哽咽不能语,而台下的听众也不禁被深深打动。陈伟红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尊重,台下掌声雷动。

如今已退休的陈伟红依然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战斗在红星志愿服务的岗位上,担任深圳市军休干部红星义诊团团长、深圳退役军人“百人讲师团”讲师,被深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评为“十佳红星志愿者”。

孙卓清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集团军1师政治部一名团级政工干部。他在回忆40年前那段难忘经历时激动说道:“1984年至1985年,我随部队一起参加了首批老山轮战任务。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我的几个战友倒在了我的身边,不幸牺牲,临终前的那份嘱托,我记忆犹新,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了我的心头。”

孙卓清

孙卓清说,从战场下来后,他受命带领工作组把在战场牺牲烈士的骨灰送往烈士家乡。在调查中孙卓清发现,其中有4位来自贫困山区的独生子烈士丢下了7位无依无靠的父母。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最后,他做了一个令常人无法理解的决定,分别去拜跪这些老人,并一一许下庄严承诺:替他们牺牲的儿子养老送终,尽孝一辈子。从此,孙卓清的人生便与这几位烈士父母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孙卓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1985年开始至2016年送走了最后一位老人,三十一年如一日。为了尽孝,孙卓清卖掉了唯一安身的住房,先后花去近200万元。尽管自己生活过得非常清贫,但他自始至终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后悔和怨言。

孙卓清的故事催人泪下、令人感动,许多战友向他投去深深的敬仰之情,他的事迹在全国宣传报道后,感动了成千上万中国年轻一代。1968年3月入伍的孙卓清,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1集团军政治部组织科长、秘书科长、宣传科长、师政治部党委副书记等职。在部队服役21年,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并因率先组织部队培养军地两用人才成绩突出,荣获总政治部一等嘉奖;1989年转业到深圳工作后,先后荣获“闪亮龙华人”“深圳最美退役军人”“广东好人”“广东岗位学雷锋标兵”“中国好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荣誉称号。

一支过硬的队伍

深圳建安集团原党委书记陈修平(基建工程兵802团前身)的发言感人至深。他深情地回顾了建安集团自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感慨地说:“建安集团始终秉持着基建工程兵的优良传统,将奋斗与奉献的精神内核深深融入到企业的灵魂之中,这与英雄们的伟大品质一脉相承。在企业的发展最艰难的日子里,他们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市场的竞争、技术的创新、资金的压力等等,这些困难如同战场上的敌人一样,时刻考验着他们的革命意志和坚强决心。”

陈修平

陈修平表示,正因为凭借干部战士们敢打硬仗、拓荒牛精神,那种无畏生死、攻坚克难的精神,建安集团才能在风雨中不断前行,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他望着台下那些曾经一起奋斗的老战友,眼中充满了深情和期待。他动情地说,虽然如今战友们都已步入银龄,离开了工作岗位,但我们不能忘记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不能忘记军人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我们要退休不退志,向英雄模范学习,让我们的晚年生活依然充满激情和活力,为深圳的明天更加辉煌续写更多的春天故事。”

陈修平的讲话,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这是对建安集团的肯定和赞扬,更是对英模精神传承的坚定决心。

为建设更美好的深圳贡献自己的力量

深圳市拓荒史研究会创会功勋会长、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刘坤德的讲话将整个活动的气氛推向高潮。他说:“听了两位英模和陈书记的讲话,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泪水一直在我的眼圈里打着转。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我们基建工程兵很艰辛,吃了很多苦,为深圳建设和经济发展付出了巨大努力。但是,今天听了他们两位战友的报告,我们再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所经历的那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与他们相比,我们流的只是汗水,而他们流的却是鲜血;我们面对的只是艰难困苦,而他们面对的却是生死存亡。”

刘坤德

刘坤德还指出,这场英模报告会,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灵,“我们将站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让英模精神在我们老兵心中、在这座城市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它将激励着每一个深圳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我们都要以英模为榜样,传承军魂基因,弘扬深圳精神,为深圳的明天更加辉煌续写新篇章。”

编辑 秦涵 审读 张蕾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江晓蚕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