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医大深圳医院周宏伟教授团队揭示肝性脑病关键致病因子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01-09 18:5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月8日,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周宏伟教授研究团队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上发表了一项重大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肠道细菌中活泼瘤胃球菌产生的苯乙胺在肝性脑病发生中的关键作用。这一突破性发现为肝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肝性脑病是晚期肝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我国有超过1亿人患有各种类型的肝病,其中很多最终会发展成肝硬化,进而有50%-70%的患者可能发展为肝性脑病。然而,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一直较为复杂,过去人们普遍认为肠道细菌产生的氨是主要致病因素,但临床研究发现这并不能完全解释肝性脑病的发生。

周宏伟教授研究团队通过系统评估肠道菌群产生的代谢物,发现了苯乙胺这一重要致病因子。苯乙胺由活泼瘤胃球菌生成,在肝硬化患者尤其是肝性脑病患者的大脑中大量积累。实验动物研究也表明,当体内有这种细菌时,大脑会出现苯乙胺积累,并伴随记忆障碍和运动问题,与肝性脑病患者症状高度相似。此外,研究还发现苯乙胺水平较高的肝硬化患者在接受肝内门静脉分流术治疗时,发生肝性脑病的风险显著增加。

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肝性脑病发病的新机制,还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监测苯乙胺水平,医生或许能够预测肝性脑病的发生风险,进行早期诊断和干预。同时,研究团队还在进一步探索抑制苯乙胺产生的药物用于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以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周宏伟教授团队在微生态医学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揭示了重大疾病的关键肠道菌并揭示新发病机理。作为深圳前海自贸区内唯一一家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将继续围绕微生态医学等领域开展研究探索,推动重大疾病诊疗技术的突破与创新,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编辑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