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10个功能型架空层、12个停车区域、12个儿童游乐园……2025年新年伊始,华富街道34个“幸福+”阵地迎来集体上新,因地制宜盘活了约4000平方米“边角料”,有效解决辖区公共空间供给不足的难题,改造后的场地充分彰显全龄包容、多元共享、智慧创新等亮点,让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持续提升。
华富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道始终坚持发挥基层党建“四三三”模式优势,深化“幸福+”品牌建设,不断强化打造居民群众愿来、爱来、常来的“幸福+”阵地,以实际行动为百姓谋福祉,奋力打造民生幸福新高地。
巧用架空层,开启民生供给 “幸福密码”
为切实破解辖区公共空间供给不足问题,华富街道精准发力,深度结合各小区自身特色与居民实际诉求,开启社区改造行动。各社区充分盘活小区架空层、小微绿地等公共空间约4000平方米,将原本闲置的区域华丽转身,打造成集休闲娱乐、文化交流、亲子互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服务民生空间。
改造前,莲花三村社区福莲花园等老旧小区的架空层高度不满足设计要求,做法较为简单,多用作室外停车、管道层、杂物间等功能。莲花三村社区党委积极探索出一条独具匠心的架空层更新再利用之路。在资金筹备方面,采用政府出一点、企业出一点、个人出一点的“三点”模式,汇聚各方力量,为老旧小区架空层改造工程破解资金难题。
改造后,曾经闲置的架空层焕然一新,全方位、多层次地满足居民多元化生活需求。阅读学习主题空间采用封闭式设计,配合低维护绿植,营建轻松自然的美育空间;社区图书馆配合适老化设施,满足小区内长者需求,营造全龄友好的阅读氛围;开放式运动主题空间满足居民多样的运动需求。
除此之外,社区党委对12处架空层进行微改造,粉刷墙面,打造停车空间,满足居民日常停放自行车、婴儿车等需求,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服务,提升社区居民生活品质。
“边角料”变形记,12 个儿童乐园活力亮相
2025年新年伊始,华富街道已有12个成功改造后的“幸福童乐园”在孩子们的期待中璀璨亮相。儿童游乐总面积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从1520平方米跃升至3170平方米,同比增幅高达 108.6%,为孩子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嬉戏空间。自“幸福童乐园”开园以来,日均人流量数据令人瞩目,从过去的420人次一路飙升至2000人次以上,同比激增376%,“逛玩度” 直线上升。
在街道梅岗社区,备受孩子们喜爱的“孩子王”游乐场地位于辖区内依山居小区的架空层。改造前,这片区域有一个废弃的游泳池,其余场地也大多处于闲置状态,面积约为400平方米。
经社区党委牵头,以民生微实事项目为契机,这片废弃场地迎来了一场华丽“变身”。场地依据儿童的喜好进行布局,增设了极具吸引力的游乐设施。威风凛凛的大船造型滑梯组合、崭新的双联秋千、憨态可掬的摇摇马……如今,这里已然成为孩子们放学后的首选聚集地。
田面社区460㎡“太空遨游”幸福童乐广场位于辖区中心位,与深圳中心公园隔街相望,正是华富街道最热门“幸福聚集地”。改造前,社区范围仅有1处场地可供儿童户外玩耍,场内仅5件老旧设施,难以匹配群众需求。社区党委在华富基层党建“四三三”模式引领下开展4轮全量上户,调研近7000位居民最终确定“向着星辰勇敢启航”的建设主题。场地结合儿童喜好布局增设“宇宙飞船”造型滑梯、“飞跃星际”7人位秋千、火箭摇摇马、星球跷跷板等一系列点睛单品,实现群众满意度100%,吸引中心公园等周边居民带娃打卡5.5万人次。
开园至今,社区党委积极发动辖区党员、主体单位、居民组织、三小从业人员“1+3”四支队伍组建“一家亲”管理服务小组,累计招募志愿者200余人常态化做好童乐空间活动策划、管养维护等工作。
“我家俩小孩儿每天盯着呢,还没开园就等着玩了!”去年9月14日中秋节前,位于黄木岗社区华富村二楼平台的800㎡童乐园正式开园,因建设效果形似放大版“乐高”,被大家亲切叫做幸福积木乐园。
改造之初,为破解原场地游戏功能单一、可玩性不足等问题,街道、社区严格对标童乐福田计划“选品、结构、童趣、运维”四要素标准,经多轮全量上户、实地勘测和设计评估,真正实现乐园改造与居民共议灵感、共同设计。
场地以福气、福獭、福潮“三小只”为主人公,以孩子们“拼搭积木”为故事场景,量身定制专属华富村“孩子王”的成长礼物,整体涵盖15件游乐健身设施、20项游戏功能,可同时容纳210余名儿童玩耍。
新增设施全部通过国际权威认证机构——德国莱茵机构TUV安全认证,所有细节完成倒角防磕碰处理,打造无视觉盲区的安全监护设计,保证活动安全,让家长们放心。
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华富街道将持续发挥基层党建“四三三”模式优势,紧密围绕群众需求,着眼提升群众满意度,不断巩固提升“幸福+”品牌的影响力,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让基层治理始终与时代发展和群众需要同频共振。
(图片由华富街道提供)
编辑 秦天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