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走好“五路” 做好“五篇大文章”

陈萌琪 廉天远 刘昕明
2024-12-31 08:42
摘要

工行深圳市分行金融“五篇大文章”谋篇布局已初见成效,具有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发展“五路”循迹可见

来源深圳特区报,2024年12月31日,版次A03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这一重大课题。其中,“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的“五要五不”实践要求,对于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金融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必然要求。行至岁末,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简称“工行深圳市分行”)金融“五篇大文章”谋篇布局已初见成效,具有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发展“五路”循迹可见——普惠金融自信自立之路、绿色金融持续发展之路、数字金融行稳致远之路、科技金融开拓创新之路、养老金融长治久安之路。这是过去一年,工行深圳市分行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重要抓手,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探索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有效路径与丰硕成果。

诚实守信篇

走好普惠金融自信自立之路

人无信不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重信践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工行深圳市分行发展普惠金融,以信用为基础,通过加强信贷资源倾斜、丰富融资增信渠道,逐步实现“利济苍生”的美好愿景。

“三农”普惠金融是普惠金融重要的组成部分。位于深圳市的某渔业公司,作为深耕海洋捕捞与水产品深加工的涉农企业,背靠渔人码头,紧邻渔船与市场,捕鱼品种丰富多样,产品畅销珠三角及京沪沈等地。然而,每到捕捞季,各项开支骤增,对企业的现金流提出了严峻考验。在了解到该企业的迫切需求后,工行深圳蛇口支行迅速行动,通过简化流程、优化担保方式等措施,降低了企业的融资门槛与成本,为企业及时送去“金融活水”。这是工行深圳市分行全面贯彻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真实写照,也是做好普惠金融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工行深圳市分行借助数字化转型和多元化产品创新,细分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供应链上下游农户、新市民等客群,不断拓展金融服务的边界,引导金融“活水”加速流向薄弱环节。截至目前,工行深圳市分行普惠贷款余额超1700亿元,服务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突破4.6万户,为国家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制造业单项冠军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近90亿元,充分展现其在普惠金融领域的自信自立与责任担当。

以义取利篇

走好绿色金融持续发展之路

今年2月,工行深圳市分行将贷款利率优惠与企业研发板块年综合能耗强度削减率等指标挂钩,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行业龙头发放分行首笔数亿元的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这是工行深圳市分行聚焦绿色发展战略,实现金融与经济、社会、环境共生共荣的重要里程碑。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工行深圳市分行始终以正确的义利观,不断提升绿色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多样性,积极引导企业通过绿色转型向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蜕变,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当前,工行深圳市分行制定了三年绿色金融的发展规划,通过增加绿色金融考核权重、建立绿色审批通道等多种配套保障措施、加大对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的投融资力度、推进绿色专营机构建设、建立绿色金融人才梯队培育体系、定期举办绿色金融专题培训,连续三年发布环境信息披露报告等举措拥抱低碳经济转型浪潮,打造区域绿色金融标杆银行。

截至2024年9月末,工行深圳市分行绿色贷款规模超1440亿元,较年初增长超302亿元,2021-2023年连续三年增速超80%,总量和增量均位居深圳同业前列。截至今年9月底,工行深圳市分行累计获批11亿元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发放碳减排贷款18.4亿元,预计带动碳减排量34.6万吨,展现其在绿色金融领域持续发展的决心与成效。

稳健审慎篇

走好数字金融行稳致远之路

6月,工行深圳市分行作为鸿蒙生态重要合作伙伴和HarmonyOS NEXT首批开发者,正式发布“工银微金融”元服务,该元服务具有“免安装、多场景、快速触达”等创新特点;11月,发布了首款可视硬钱包,支持消费者碰一碰支付、动态付款码,兼具“可碰、可视、可扫”等优点。如今,工行深圳市分行数字金融产品与服务全方位渗透市民衣、食、住、行。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工行深圳市分行始终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永恒主题,在发展数字金融的进程中,发挥数据、技术等生产要素价值,通过数字金融服务体系坚持“运营+风控”一体发力,以强化数字化产品服务供给的同时,坚持稳健审慎经营,充分彰显既看当下,又看长远的谋略智慧,稳妥推进重点领域金融风险防范化解。

在数字化运营体系方面,工行深圳市分行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化运营能力,持续完善个人、对公、线上三大数字化运营平台。在数字化风控体系中,该行应用“信号-特征-预警”三层预警体系,提供“底线刚性控、专业灵活控”的决策服务及配置能力,打造全流程模型管理运营支撑体系,提供客户风险统一视图服务,实现跨专业、跨风险的联动防控。当前,工行已实现“五个一本账”风险管理视图,部署电信网络诈骗防控模型近5000个,先进经验获得国家有关部门通报表彰,整体居于国内领先水平,以奋发进取之势助推数字金融行稳致远。

守正创新篇

走好科技金融开拓创新之路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智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动力。近年来,工行深圳市分行将科技金融摆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首要位置,壮大耐心资本,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大力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赋能。

工行深圳市分行密织“科金中心+科技支行+科技网点+服务专窗”多层次专业服务网络,将构建特色化科创信贷评审机制作为重要抓手,破解传统评估局限性,为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量身打造生态服务方案,同时以“科创朋友圈”为纽带,常态化开展投融资路演、行业沙龙、区域政策宣讲会及产学研投联合座谈等赋能活动,为科技企业搭建从发展壮大到产业链升级、从深圳走向湾区、从国内迈向国际的全渠道综合服务平台。

工行深圳市分行以守正创新之力,为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夯基铸魂。截至2024年9月末,该行科技企业投融资余额超千亿元,累计为超万家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实现重大科技项目服务触达全覆盖。此外,通过数据+智能技术驱动,该行打造出总行级科技型企业评价模型,构建中国特色一级市场股权定价体系,此为商业银行首创、四大行唯一,为科技金融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依法合规篇

走好养老金融长治久安之路

“法者,天下之准绳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法治思想,强调法律对国家秩序的重要性。工行深圳市分行在深耕养老金融的过程中,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升级适老化金融服务、丰富金融产品供给的同时,始终坚持依法经营、合规操作,持续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深化金融宣传教育取得显著成效。

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工行深圳市分行成为首批上线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国有大行,持续通过优化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服务,提供优质个人养老金产品,助力国家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并持续优化养老产业投融资政策服务,助力养老产业迈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与品牌化的新阶段。

在养老产品与服务创新方面,工行深圳市分行实施“1134工程”,创新6项工作机制,推动4类生态和9个综合项目建设,建立全集团跨专业、跨层级、跨客群的养老金融体制,积极打造服务银发经济和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标杆银行。

在深化金融宣传教育方面,工行深圳市分行针对老年客群易遭受的“虚假养老服务投资”“冒充亲友”等诈骗手法开展安全教育,依托“融安e信”反欺诈平台,联手公安机关共建风险信息库,为老年客户提供实时预警和拦截服务,守护资金安全;依托大数据智能识别,创新推出覆盖境外、地区、夜间、限额、免密场景下的五重安全锁机制,构筑打击电诈的坚实防线,用责任与行动护航每一位老年客户的“幸福晚年”,进一步确保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揆诸历史,中华文明既强调“固本培元”,又推崇“改革创新”。“五要五不”的实践要求,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核心要义。接下来,工行深圳市分行全行上下将持续强化使命担当,把实践要求贯彻落实在本职岗位上、具体行动中,以日学而不察的自觉遵循、日用而不觉的行为习惯,助力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磅礴精神力量。

编辑 陈萌琪 二审 杨乔博 三审 吴向阳

(作者:陈萌琪 廉天远 刘昕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