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驱动肾癌新靶点多肽药研发,晶泰科技与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等机构共研首创新药

深圳特区报记者 闻坤 实习生 王亮
2024-12-30 10:56
收录于专题:特区报·科创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2月30日,晶泰科技宣布与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NCCS)以及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Duke-NUS)开展AI新药发现合作,晶泰科技将运用其AI和自动化实验驱动的多肽研发设计平台,针对NCCS 选定的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al Cell Carcinoma, ccRCC)全新靶点,发现并设计临床候选药物,以期为这一常见肾癌类型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并与合作方共享后续的商业化成果。

AI 多肽发现平台助力科研人员挑战肾细胞癌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统计,肾癌全球发病率位居癌症中的第14位,每年新增约43万病例。肾癌中,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是最常见的类型,也是最致命的泌尿系统癌症。RCC 中又以肾透明细胞癌(ccRCC)最为常见,约占 75%,起病隐匿且预后较差,晚期或转移后的五年幸存率仅为 10%。由于肾细胞癌的高度异质性,晚期 ccRCC 主要依赖的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面临响应率低、不良反应严重,和耐药性的挑战。肾细胞癌领域迫切需要开发新的靶点及有效药物,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临床用药需求。

基于多年的肾透明细胞癌生物学机理研究,NCCS 发现了治疗晚期 ccRCC 的全新靶点,通过与晶泰科技、Duke-NUS 强强联合,有望为晚期 ccRCC 患者带来更具针对性的癌症治疗。晶泰科技将依托其先进的多肽发现平台,结合 Duke-NUS 领先的科研与实验验证能力,为 NCCS 认定的全新 ccRCC 靶点发现多肽分子首创新药。三家合作方将共同推进后续的临床与商业转化。

多肽药物具有免疫原性低、分子量小、研发周期相对更短的优势。晶泰科技将充分发挥其在大分子药物研发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将其多肽分子AI生成算法与一株一物(OBOC)、mRNA 展示(mRNA Display)等先进的高通量实验筛选方法结合,快速实现多肽药物的智能设计与高效筛选,从而迭代优化出具有高特异性、安全性与疗效优势的多肽药物候选,以期为ccRCC领域带来更丰富的用药选择,让全球肾癌患者获益。

产学研强强联手,共创突破疗法,共促商业转化

晶泰科技拥有领先的 AI 分子设计开发能力和丰富的 AI 生物药研发经验,获新加坡国家药物研发平台——实验药物研发中心(EDDC)、麻省理工学院(MIT)等多家前沿科研机构的选择,广泛助力先进研发成果的临床转化。此次与 NCCS、Duke-NUS 的联手,标志着晶泰科技在 AI 多肽研发的前沿实践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通过整合三方在基础研究、算法创新、尖端技术与临床实践方面的优势资源,有望加快为患者提供更优治疗方案。

NCCS 副首席执行官 Teh Bin Tean 教授表示:“亚洲肾癌发病率正在上升,而且一旦发展到晚期,死亡率很高,但有效的治疗方法却很少。通过此次与晶泰科技的合作,我们期待利用最新的AI技术进行药物研发并在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开展尖端研究。我们希望利用研究成果开发新型肾癌治疗药物,并帮助改善患者预后。”

Duke-NUS 研究部高级副院长陈文炜教授表示:“通过与晶泰科技的合作,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站在利用尖端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彻底改变癌症治疗的前沿。这项合作使我们能够通过整合人工智能驱动的平台来快速筛选和开发新的癌症疗法,从而增强我们的药物研发流程。通过运用我们的综合专业知识,我们旨在探索新的生物学途径,增进我们对肿瘤生物学的理解,从而显著缩短将有前景的治疗方法带给患者所需的时间。整合晶泰科技的创新技术为扩展我们的研究能力和加速药物研发提供了关键机遇,有望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晶泰科技首席创新官赖力鹏博士表示,“很荣幸获得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以及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专家们的认可和信任。晶泰科技先进的 AI 多肽研发算法已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与 NCCS、Duke-NUS 团队丰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成果结合,有望为肾透明细胞癌的全新靶点研发具有巨大潜力的创新药物。期待这一合作能在不久的将来为全球肾癌患者带来更加安全高效的治疗选择,为耐药和晚期肾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秦天 二审 王雯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闻坤 实习生 王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