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53岁的李先生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并伴有门脉右支癌栓形成以及肝门淋巴结转移。在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贺德教授、肝胆胰腺外科卢震辉主任医师和多个学科专家团队的不懈努力下,经过3个多月的介入化疗,患者肿瘤成功缩小。近日,卢震辉主任医师团队为李先生实施了腹腔镜下肝肿瘤(S5、S6)切除术,术后仅8天,李先生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李先生数月前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和腹胀等症状。在前往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后,他被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晚期,伴有门脉右支癌栓形成以及肝门淋巴结转移。面对这一结果,李先生感到绝望。然而,宝安区人民医院肝胆胰腺外科的专家团队为他带来了希望。
宝安区人民医院肝胆胰腺外科卢震辉主任医师为李先生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经过3个多月的介入化疗,配合口服靶向药物及免疫治疗药物的三联治疗方案,李先生的病情出现了转机。他的精神状态好转,饮食恢复良好,腹胀症状消失。10月11日,卢震辉主任医师带领团队为李先生实施了腹腔镜下肝肿瘤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经过医护团队的精心护理,李先生术后恢复良好,几天后便顺利出院。
据介绍,原发性肝癌在我国恶性肿瘤致死率中紧随肺癌之后,位居第二。对于肝癌患者而言,外科手术切除是争取长期生存的关键途径。肝脏是一个位于人体腹腔中“沉默”的器官,因其内部缺乏痛觉神经,使得肝癌在早期阶段往往“悄无声息”,患者难以察觉到明显症状。遗憾的是,当症状显现并促使患者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时,病情往往已悄然进展至中晚期。
随着医疗科技的飞速进步与医疗服务水平的显著提升,中晚期肝癌已不再被视作“束手无策”的绝症。当前,中晚期肝癌患者已拥有多种有效的治疗选择,这些综合疗法不仅能够有力地控制肿瘤的生长,为患者显著延长生存期;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肿瘤体积能够明显缩小,进而重新获得接受手术根治的机会。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秦天 二审 桂桐 三审 何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