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鹏文学沃野上耕耘收获——焦朝发的创作成就与文学贡献

周思明
2024-12-22 15:31
摘要

总之,焦朝发作为大鹏新区作家协会的主席,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造诣,而且在推动文学交流、生态文学发展和文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焦朝发作为深圳市大鹏新区作家协会首任和现任主席,其人生经历本身就是一部传奇。

他于1992年从重庆来到深圳龙岗打工,最初从事流水线工作。

凭借对文学的热爱,他逐渐转型,华丽转身,成为一名声名鹊起的作家,后成为大鹏新区作家协会首任和现任主席。

在文学创作上,他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中国铁路文艺》《作品》《安徽文学》《飞天》《满族文学》《散文百家》等全国百余家文学名刊,出版了多部文学作品集,如短篇小说集《流逝的深情》、中篇小说集《飘走的河流》、散文集《眷恋这一方水土》《情暖大鹏》等。

焦朝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林业文联·林业生态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全委委员,龙岗区第六届政协委员,国家二级作家,《大鹏文学》杂志主编。他三十余次获得《人民文学》《作品》《飞天》等国家、省市级文学征文奖,作品入选各类文学专集、选集多本。其长篇散文和报告文学被相关媒体连载。

在他的带领下,大鹏新区作家创作热情高涨,踊跃创作作品,近年来在《中国作家》《诗刊》《散文选刊》《作品》《诗选刊》等全国百余家知名报刊上发表作品1000余篇(首),并出版了10余部个人文学专集。

大鹏新区作协在他的领导下,成功举办了多届全国性的大鹏生态文学奖征文大赛,这一赛事已成为深圳乃至广东的文化名片。大鹏作协还举办了多次《深读诗会》,力推大鹏新区诗人群体。

通过这些活动,大鹏新区作协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影响力,也为深圳、广东乃至全国文学创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A

焦朝发的短篇小说集《流逝的深情》以其深刻的主题和独特的风格赢得评论界的关注。他的作品聚焦于底层人物的生活,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性和生活的艰辛。他的写作风格既有现实主义的厚重感,又不失浪漫主义的抒情色彩,能够在平凡的生活中挖掘出深刻的哲理和感人的情感。在《流逝的深情》中,焦朝发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大多来自社会的底层,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挑战和困境,但他们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通过这些人物的故事,焦朝发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生命的韧性。焦朝发的小说情节紧凑,富有张力。他擅长通过细腻的情节安排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将读者带入故事的核心,感受人物的情感波动和心理变化。他的小说往往在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强烈的情感冲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焦朝发的短篇小说集《流逝的深情》不仅在文学界获得好评,也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文学征文奖,证明了其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卓越成就。同时,他的作品也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激发了人们对底层人物的关注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焦朝发的短篇小说集《流逝的深情》是一部充满人民情感和思想深度的作品集。通过对底层人物生活的细腻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焦朝发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作家的独特视角和深厚功力。这部作品集不仅是焦朝发文学创作的重要成果,也是当代文学宝库中的一笔珍贵财富。

焦朝发短篇小说集《流逝的深情》包含多篇短篇小说,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人性的细腻描绘。这些小说围绕着情感、记忆和时间的主题展开,反映了作者在岁月流转中的情感变迁和对美好事物的眷恋。通过这些故事书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理解,以及对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变化的反思。短篇小说集《流逝的深情》在艺术上体现了焦朝发独特的叙事技巧和文学风格。通过精心构建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刻画,焦朝发在作品中展现了其独特卓越的创作才能,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体会到文字的力量。焦朝发的写作风格偏于细腻和深情,他的作品能够触动人心,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深思。在其小说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历史、百姓、故乡、自然的深厚情感。焦朝发擅长通过细节描写来传达情感,使读者能够在平静的叙述中感受到强烈的情感波动。

焦朝发的中篇小说集《飘走的河流》是一部反映改革开放前沿城市深圳的底层人物生活的作品。小说以深圳为背景,讲述了各怀使命来到这里的打工阶层的故事。书中的主人翁包括杨智勇、廖哥、雪、阿秀、兰、斌等人,他们的经历展现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命运。小说通过这些人物的经历,表现了他们在落魄异乡心灵的成长与自我救赎。中篇小说《飘走的河流》通过个性化色彩浓厚的故事,展现了打工者们的性格特点和他们在异乡的心灵成长与自我救赎。作品不仅描绘了人物的日常生活,还深入探讨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杨智勇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他的形象体现了对爱与希望的坚守。作为一个典型的打工者,杨智勇的经历反映了那个时代许多外来人口在深圳这座城市的奋斗历程。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经历,更是那个时代无数打工者共同的缩影。雪姑娘在小说中以其通达大气的性格特点出现,她的形象代表了那些在城市底层生活中依然保持乐观和积极态度的人。她的故事展示了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人们依然能够保持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兰姑娘的形象体现了上进好学的精神。她的故事强调了教育和知识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期待和要求。阿秀姑娘的自强不息精神在小说中得到了突出的表现。她的故事激励了那些在生活中遭遇困境的人,展示了即使在逆境中,人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出路和希望。廖哥的形象则体现了热情仗义、善良与忏悔交织的人生。他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一个人物的复杂性,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的某些阴暗面和人性的光辉。

《飘走的河流》体现了对底层人物的关注和同情。焦朝发没有陷入底层叙事的桎梏,也没有对所有打工者的上司进行脸谱化的刻画。相反,他通过笔下人物的经历,展现了他们的个性和内心世界。作品强调了对爱与希望的坚守、上进好学、自强不息等积极的价值观。同时,作品也反映了在困境中对家乡、亲人、恋人的思念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这种力量帮助主人公在都市中保持自我,不迷失方向。在艺术价值方面,《飘走的河流》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作品中的“河流”象征着人生的流逝和变迁,同时也象征着新的生活和使命的到来。小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作品中的自然环境描写不仅渲染了气氛,还烘托了人物情感,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做了充分铺垫。此外,作品中的抒情和对故土与亲情的回味,营造了主人翁的生活氛围,展示了他们的心灵世界。

《飘走的河流》的主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它通过“飘走的河流”这一意象,表达了人生旧事如流水般终将逝去的概念。同时,作品也传达了新的生活和新的使命正在等待着那些不屈不挠的打工者,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未来。焦朝发在《飘走的河流》中采用了自然环境描写的手法,这些描写不仅渲染了气氛,还烘托了人物情感,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和刻画人物做了充分的铺垫。此外,作品中的抒情和对故土与亲情的回味,也为读者营造了主人翁的生活氛围,展示了他们的心灵世界。《飘走的河流》通过对深圳底层打工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奋斗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主题深刻,写作手法独特,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文学作品。    

诚如有论者指出:在《飘走的河流》中,焦朝发以朴素亲切的笔调,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都安置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书中的主人翁毫无疑问都是各怀使命来此的打工阶层。在当今“底层叙事”大行其道,人人善于兜售“苦难”的写作浪潮下,焦朝发的作品没有深陷于底层叙事“画地为牢”的桎梏中,也没有纠缠于逞口舌之快——以报仇式的愤怒呐喊,对所有打工者的上司(老板)进行脸谱化的刻画,并恶狠狠地一棒子“打死”。而是坚定从容地通过笔下人物:杨智勇、廖哥、雪、阿秀、兰、斌等人的各自经历来表现人物性格,讲述一个个性化色彩极浓的底层故事。书中主人翁杨智勇对爱与希望的坚守;雪姑娘的通达大气;兰姑娘的上进好学;阿秀姑娘的自强不息;客死他乡的廖哥其热情仗义、善良与忏悔交织的人生等等,全文以“草灰蛇线”之势徐徐展开,纵横交错,点染有致,将故事由浅及深地带入,完成了杨智勇等一群打工者在落魄异乡心灵的成长与自我救赎。作者巧妙地将人性的光芒搁置在一个个卑微的小人物身上,他们不伟岸、不崇高,甚至面目模糊,但是,你不能忽视他们对美好生活、美好爱情、美好未来的热情向往,以及他们最终穿越苦难,对光明的热切追求。这些小人物生活在城市的底层,在异乡孤独求生的岁月里,他们没有被生活的痛苦压垮,像炉中淬炼的精钢,像散沙里淘洗的金子,以顽强的意志,在客居的城市里寻找着生活的出路、情感的归宿,寻找着自身的尊严和自信。

作者对笔下的人物,既饱含悲悯包容,又冷静客观。生活极度困顿时,身无分文的杨智勇对家乡、亲人、恋人的思念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这股力量让他在光怪陆离的都市中没有迷失自己变成随波逐流作奸犯科的坏人。苦难的锤炼使他更懂得珍惜和感恩,懂得不懈进取。特别是他对昔日美好爱情不舍的追寻,恰是主人翁信守承诺、人性美的诗意升华。特别可贵的是,同样是以底层的写作姿态来讲述农民工进城故事、描述工业化进程中的城市影像,表达底层处境艰险、追寻情感、寻求认同的种种诉求,但是,作者没有过多地渲染苦难、兜售苦难,把底层苦难进行极致的,甚至放大变形的书写,没有把底层人生的悲剧和苦难的罪恶根源统统推到身边的个别人身上(例如可恶的包工头、无情无义的老板、为富不仁的奸商等等),而是能从自我本身进行深刻反省、忏悔,从更深层次的社会层面来剖析、体现。因此,作者笔下的人物虽然身处底层,大都不甘命运的摆布,极力想从逆境中超拔出来,其“小人物”身上的精神力量是巨大的、可贵的。从打工者到创业者,他们对真情、对尊严的持守,也充分体现了作者本人处事立场,以及他在书内书外所追求的——当代人文知识分子的悲悯情怀、担当与责任意识。在某种意义上,《飘走的河流》是焦朝发对底层文学书写格局的新拓展(秦锦屏:《歌者——读焦朝发〈飘走的河流》2013年12月04日深圳特区报)。

焦朝发的写作风格以朴素亲切著称。他在作品中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通过对底层人物的真实描绘,展现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活动。焦朝发的作品既有散文化的抒情,又有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他的写作风格饱含悲悯包容,同时又冷静客观,这种风格使得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气味和个人鲜明的立场。此外,焦朝发的作品没有过多地渲染苦难,而是从自我本身进行深刻反省和忏悔,从更深层次的社会层面来剖析和体现。

B

焦朝发散文集《眷恋这一方水土》主要描绘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对乡村生命的敬畏。作品中,焦朝发通过对故乡石桥、河流等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乡村生活的深刻理解。这些描写不仅体现了他对故乡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乡村文化和传统的尊重。散文集《眷恋这一方水土》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能够打动读者的心。他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作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世界。例如,在描写当地的风景时,他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场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焦朝发的这部散文集不仅关注自然景观,还深入挖掘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描写,作者展现了这片土地丰富的文化底蕴,使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眷恋这一方水土》体现出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作者通过对家乡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的描写,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怀念。作品中不仅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还有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作者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焦朝发的散文集还包含对历史的反思。通过对当地历史的回顾,作者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希望,使作品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焦朝发的散文集强调了对故土家园的深深依恋和对乡村文化的珍视。他的作品渗透着对故土家园的深深依恋,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怀念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这种情感和态度对于现代社会中逐渐消失的乡村文化和传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提醒人们珍惜和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焦朝发的散文集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他的散文作品语言朴实,却充满力量,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通过对故乡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焦朝发成功地营造了一个充满温情和力量的文学世界,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焦朝发的散文写作风格以朴实、真挚和富有感染力为特点。他的散文作品往往以个人经历为切入点,通过对故乡自然景观和乡村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和对乡村文化的珍视。焦朝发的写作风格不仅展现了他对故乡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文学创作的认真态度和对艺术追求的执着精神。综上所述,焦朝发的散文集《眷恋这一方水土》在内容、思想、艺术和风格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价值。通过对故乡的深情描绘,焦朝发不仅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也传递了对乡村文化和传统的尊重。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读者的认可和赞赏。

焦朝发的散文集《情暖大鹏》主要展现了作者对大鹏新区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态文学的深刻理解。这部作品集不仅反映了大鹏新区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还融入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通过细腻的笔触,焦朝发描绘了大鹏新区的山水草木,以及这些自然元素与人文历史的紧密联系。《情暖大鹏》强调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倡导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理念。焦朝发通过作品传递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信仰,呼吁人们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对环境问题的深刻认识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此外,作品中还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展现了作者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情暖大鹏》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写作技巧赢得了读者的喜爱。焦朝发的作品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他的散文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更是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焦朝发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和美感的世界。焦朝发写作风格以细腻、真实和富有情感著称。他的散文往往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在《情暖大鹏》中,焦朝发采用了随笔式的文风,使得作品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体验。同时,他的作品中常常融入了幽默和智慧的元素,使得阅读过程既轻松愉快又发人深省。焦朝发是一位活跃的作家,他的作品涵盖了短篇小说、中篇小说以及散文等多种形式。焦朝发的散文作品通常具有朴实无华的语言和温暖动人的感情,这些也是他在《情暖大鹏》中采用的表达方式。

综上所述,焦朝发的散文集《情暖大鹏》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的优秀作品。通过对大鹏新区自然景观和生态文化的描绘,焦朝发不仅展现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也传递了对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理念。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在于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使得读者能够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精神上的滋养。

C

焦朝发身为大鹏新区作协主席,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对新区文学创作起到了推动作用。他自担任作协主席以来,深入研究大鹏新区文学创作情况,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建议,如建立健全新区作家培养机制,加强与市作协和各区作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外地先进的经验,提升大鹏新区文学创作人才的竞争力。焦朝发在文学创作人才培养工作上,实行了多项举措,包括举办本区作家诗人作品研讨会等,以激励新区更多优秀人才从事文学创作。通过这些具体的措施和行动,不仅为大鹏新区文学创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还激发了作家们的创作热情,推动了本区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大鹏新区作家协会 2015 年成立以来,在焦朝发的带领下,工作亮点频闪。会员精品力作不断涌现,焦朝发、罗育灿、蓝运彰、孙淑杰、顾启淋等 11 名会员均出版了自己的个人文集。焦朝发、喻佩良、谢贯洁、沈娟娟、顾启淋、焦雪莲、方霞、周璇等 22 名会员获得省级或以上文学奖项。此外,新人新作不断涌现,展示了大鹏新区文学新军的不凡实力和不俗表现。近年来,大鹏新区作协创新举办文学盛事,2017 年以来连续举办多届大鹏生态文学征文活动,获全国各地作家踊跃投稿。其中第二届共收到来自全国 21 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文学爱好者投稿的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 6500 多篇(首)。新区作协明确以文学盛事的形式把生态大鹏推介出去,大鹏生态文学成为新区的特色标签之一。2019 年,在众多竞争地区中脱颖而出,大鹏新区成功争取全国首个 “生态文学创作基地”落户大鹏。2020年9月19日,“全国生态文学创作基地”在大鹏新区正式揭牌,这一盛事受到了广东乃至全国文坛的高度关注。2021年11月27日,“大鹏生态文学奖”被深圳读书月组委会、深圳市新闻出版局评为第六批深圳市全民阅读示范项目。大鹏新区作协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努力出作品,出人才,推出许多在全省全国产生一定影响的精品。大鹏作协努力办好文艺期刊《大鹏文学》,团结全区广大文学工作者和爱好者,为新区文艺水平的整体提升而努力。大鹏新区作协积极参与并组织文学交流活动,加强与其他地区文学团体的合作。2024年5月,大鹏新区作协应邀组织了20多名会员前往惠州市,参加由大亚湾区作协主办的生态文学进校园讲座暨采风活动。此次活动不仅促进了两地作家的交流,还提升了生态文学的影响力。大鹏新区作协致力于推动生态文学的发展,成立了全国首家挂牌的生态文学创作基地。

通过持续举办“走出去”“迎进来”对外文化交流、会员新书发布、作品分享、“名人学堂”文化交流、读书分享会、邀请知名学者专家进行培训改稿,以及开展文学进社区、进校园、进工厂、进公园等活动,新区作协的队伍迅速成长壮大,创作成果丰硕。利用“深读诗会”品牌活动,邀请名家参与,推出优秀诗人谢贯通洁、方霞、周璇、揭志刚等专场作品分享会,对大鹏新区的诗人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大鹏新区作协在文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树立了多个特色品牌,提升了大鹏新区的文化知名度和美誉度。

此外,大鹏新区作协还注重推荐发表会员精品,近年先后在《作品》《散文百家》《参花》《北方作家》《大观,东京文学》《湛江文学》《宝安日报》《河源晚报》等报刊,以专刊或专栏的形式,集中展示会员作品880余篇(首),把会员作品推向全国。在此方面,身为大鹏新区作家协会主席的焦朝发,功不可没,善莫大焉。在焦朝发的努力下,大鹏新区作协注重文学人才的培养。他们不定期举办大鹏作者改稿会,邀请全国各大期刊编辑老师到大鹏指导,帮助作者提高作品质量。这种务实的举措使得大鹏新区的文学作品能够冲出广东,走向全国。

总之,焦朝发作为大鹏新区作家协会的主席,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造诣,而且在推动文学交流、生态文学发展和文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领导使得大鹏新区作家协会在全国范围内享有较高的声誉,为推动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伊诺 二审 刁瑜文 三审 张樯

(作者:周思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