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成果显著,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04.28件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泳
2024-12-20 22:2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记者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知识产权局)了解到,深圳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考核连续三年全国第一。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目前,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04.28件,为全国平均水平8.08倍。

2023年4月,深圳市获批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地区)。获批建设以来,深圳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广东省知识产权局部署要求,高规格推进、高水平谋划、高质量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据悉,目前,深圳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10项预期指标已达到目标值9项,整体完成率90%,60项示范区建设任务完成51项,整体完成率达85%。

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指标连续三年全省第一

深圳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创新动能更加强劲、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国家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绩效考核连续五年获评优秀,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考核连续三年全国第一,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考核连续三年优秀(全省第一),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指标连续三年全省第一,专利授权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多项核心指标居全国前列。

累计为1943家企业提供“一对一”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2023年以来,深圳累计办理知识产权司法案件3.94万件,作出惩罚性赔偿判决36件。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高风险渠道持续开展专项整治,2024年1-11月,累计查获进出口侵权货物5552批次、2544万件。累计为1943家企业提供“一对一”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减少市场损失超21亿美元,助力大疆与美国德事隆专利纠纷达成全球和解。大力开展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办理快速处理案件800余件,外观和实用新型专利案件处理时间较法定时限压缩50%,查办的侵犯“小米”注册商标专用权案入选2023年度全国商标行政保护典型案例。“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等3项经验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广,“构建立体化海外维权工作格局护航企业扬帆出海”典型经验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2.63万件,连续20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创新动能更加强劲。今年以来,深圳“20+8”产业集群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储备不断增强,完成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利盘点1.7万件,推动190家企业纳入广东省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指导614家企业备案专利产品,依托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促成知识产权交易、知识产权金融等业务金额合计18.48亿元。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累计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2.63万件,连续20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累计国内专利授权量209.83万件,连续6年居全国第一。前三季度,全市商标注册量19.00万件,居全国第一;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04.28件,为全国平均水平8.08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全球创新指数(GII)科技集群排名中,“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五年蝉联全球第二。

专利代办业务“零差错”纪录刷新至112个月

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深圳推进知识产权“一窗通办”,2024年以来完成各类知识产权业务近100万笔,专利代办业务“零差错”纪录刷新至112个月。开展香港申请人发明专利优先审查试点,经深圳代办处推荐进入优先审查程序的香港发明专利授权周期平均为94.5天,缩短审查周期6个月以上。持续优化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平台功能,颁发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657件,完成数据存证1761件,累计登记数据规模达23.9亿条。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已培育备案商标代理机构3334家、专利代理机构(含分支机构)598家、专利代理师2752人,均居全省首位。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冯思颖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周国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