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人”与“阅读的城”深情相拥!第二十五届深圳读书月经典诗文朗诵会举办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2024-12-06 23:1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我看你如此美丽,你看我也是如此,在共和国的窗口,你和我一样从容自信,我和你一起阔步奋进……”在锵金鸣玉的合诵声中,12月6日晚第二十五届深圳读书月经典诗文朗诵会如约而至。爱阅之城,致敬深圳。作为历年深圳读书月的收官之作,已连续举办25届的经典诗文朗诵会已经成为深圳人的一道文化大餐,一场阅读盛宴。

今年经典诗文朗诵会以“逐梦山海”为主题,深入挖掘中华传统古籍,同时放眼寰宇,奋楫远航。中外籍院士,著名朗诵艺术家徐涛、著名配音演员季冠霖、视障朗诵艺术家董丽娜,深圳文艺名家吴庆捷、苏洋、红石、杨文、项飞、杨乐、马腾、周禹、刘昭、古博、李绍成、刘畅、海亮、奥莉、马一、刘雨璇等齐齐助阵,与读书的人、阅读的城深情相拥。

第二十五届深圳读书月经典诗文朗诵会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读书月组委会主办,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承办。12月6日、7日在深圳广电集团1800平米演播大厅连续举办2场并通过广电集团全媒体矩阵进行播出。

经典诗文串联起阅读记忆

展卷披读,鉴往知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在学生们清脆甜美的诗词联诵声中第二十五届深圳读书月经典诗文朗诵会徐徐展卷。

舞美跟随诵读内容而变化,舞台右侧的电子屏,宛如一册巨大的书本,时而是一年级课本,时而是三年级课本……按照时间轴线串联起来的经典篇目再现了中小学时代的阅读记忆。

黑板、桌椅……课室里的书声朗朗情景再现,清越之音令现场观众神清气爽,一秒穿越回到童年,回到课堂。朗诵会开场序章即掀高潮,福田区荔园外国语小学、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高中部戏剧团、舞蹈演员们的生动演绎着何为“共奏弦歌不辍,赓续文化千载”。

朗诵会总导演李丽莎表示,经典诗文是我国5000多年历史中积累下的文化山峦,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本届诗文朗诵会回望经典,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更好地贴近时代、走进公众、服务社会,同时也展现了深圳在文化建设阵地上高质量的发展成果和新质生产力。执行总导演刘倩表示,朗诵会凝聚文化共识根脉、增强文化自信,不仅让市民产生更多共鸣,也以探索实践积极推动着湾区文化的创新、交流、共融。

“爱阅之城”致敬叶嘉莹先生

进入第一篇章《逐梦》,延续开场序《诗词联诵》澎湃热力继续唤醒中华血脉。

《兰亭集序》开篇,舞台上三块移动屏旋即幻化出江南园林美景,于流水潺潺和古琴悠悠中,与苏洋共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的“兰亭之约”。

唐代诗人王维的《阳关三叠》由深圳歌剧舞剧院院长助理、独唱演员马腾演绎。这是马腾首次登上深圳读书月经典诗文朗诵会的舞台。在他的喉清雅韵里,惜别之情被刻画得入木三分。

刘雨璇朗诵的《行香子·述怀》则将观众引入到苏轼“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的闲人意趣中。紧随其后的是徐涛朗诵的李白名篇《将进酒》,在徐涛时徐时急,极富表现力的诵读声中,《将进酒》幽遽朦胧、瑰艳凄冷的意境,生动灵澈、神奇超常的意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2024年11月24日,“诗词的女儿”、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泰斗叶嘉莹先生逝世,享年100岁。

晚会无论是开场序《诗词联诵》还是第一篇章《逐梦》都是在回望传统、致敬诗文。叶嘉莹先生曾在深圳推广优读计划,深圳是先生践行诗词理想的实践之地。经典诗文朗诵会作为深圳读书月的收官之作、爱阅之城的文化名片,与叶嘉莹先生用百年光阴追寻梦想的一致的。本次朗诵会也是一次对叶嘉莹先生的隔空怀念、致敬。

《四大名著》首次同登晚会舞台

诗词之后,第一篇章《逐梦》迎来高潮时刻——四大名著“你方唱罢我登场”。这是四大名著首次齐齐现身经典诗文朗诵会舞台。

朗诵会以包括吟唱、说书、读剧、情景剧四种艺术形式呈现四部巨作。吱吱啦啦的老电视带领观众穿越回《红楼梦》。

老式收音机调频声播放的是深圳市文曲艺家协会主席刘昭演绎的评书《水浒传》。

一把三弦、一张条凳,李绍成、海亮的《西游记》说书娓娓道来。地图、桌案、草席、蒲团……周禹、马一联袂献演的《三国演义》“定三分隆中决策”,刘备、诸葛亮的高瞻远瞩跃然而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西游记》演出部份同时致敬2024年度大火的“黑悟空”游戏及86年版的《西游记》电视剧, 策划导演团队把“云宫迅音”及“陕北说书·黄风岭” 游戏版音乐段落融入诵读现场,导演组邀请全国十大吉他手之一的古博现场表演陕北三弦说唱,将古今冶于一炉。

院士以荐书诵读“致敬深圳”

山,是人类的风骨;海,是文明的气量。纵观古今,同时也放眼寰宇,奋楫远航。朗诵会第二篇章“山海”展现山承万物、海纳百川。山与海的相遇,代表着开放包容、文明碰撞。

承接“逐梦”,“山海”部分着力展现深圳这座移民城市在传统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的精神特质。“山海”既有德国音乐家、作曲家贝多芬的名篇《致不朽的爱人》,也有法国诗人、歌唱家、电影编剧雅克˙普雷维尔的代表性诗作《巴尔巴娜》。

著名配音演员季冠霖现场表演的串烧配音,将《新神榜•杨戬》《大鱼海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热门影视作品“一网打尽”,“百变声线”现场再度圈粉。此后,季冠霖还朗诵了张爱玲的散文《爱》,生动诠释了“爱情的期待、生命的等待、人生的无奈”。

李娟的散文集《我的阿勒泰》改编成电视剧,掀起一股“阿勒泰旋风”。在朗诵会上亦有展现。红石、吴庆捷以声音为媒介,将少男少女情窦初开、自带微醺感的场面活灵活现地还原。

作为第二篇章的收尾之作,徐涛朗诵的诗歌《河床》,一语推向黄河源头,显示出母亲河的精神生命。

12月6日的朗诵会在戴建生院士、埃菲·杰曼诺夫院士朗诵的诗篇《爱阅之城·致敬深圳》中走向尾声。院士们与读书的人、阅读的城真诚分享了自己的心水书单。院士们既是深圳建设者也是“爱读之人”,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及理解代表了深圳千万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奋进的渴望。 12月7日晚,李晨钟院士、林志赟院将登台荐书。

“思想+艺术+科技”呈现文化盛宴

文化是一席流动的盛宴。在“青春之城”“科技之城”“未来之城”的深圳举办经典诗文朗诵会,以创新技术手段予以加持,让“思想+艺术+科技”彰显合力,使得“文化盛宴”更具人心穿透力。

本次朗诵会主题“逐梦山海”由深圳书法家协会会长李静书写,在舞美设计方面用“一本书”作为舞台的特定符号。

这本书从“语文”课本开始翻开,勾起每一代人的集体回忆。舞美设计师邓炳阳介绍说:舞台空间上,我们采用三折屏的布局,通过一块移动屏和移动乐队车台,构造出三种不同的舞台空间感受,结合特定视觉特效和生动的舞台道具构造出唯美的阅读语境和层次多变的空间关系,为观众呈现一场听觉立体、视觉饱满的艺术观演体验。

不少现场观众反馈,朗诵会“音质感人”“恰当好处”,特别具有“包裹感”。朗诵会音乐总监张祖嘉解密,今年朗诵会7.1声道环绕声系统,它通过增加额外的音频通道来增强声音的定位和包围感,为观众提供更加沉浸式的听觉体验。

此外,朗诵会在灯光、舞美设计、音视频制作、服化道及场景调度编排等方面都做了升级,提升观感体验。朗诵会音乐表达亦十分出彩。优美的旋律与朗朗读书声在空气中共振,迸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音乐总监祖嘉说:“朗诵会以深圳艺术学校的老师为班底,汇集深圳顶尖民乐演奏家为本场晚会现场配乐,除经典的古曲演奏外,还专门改编了经典武侠剧里的歌曲。”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秦天 审读 陈晨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