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产于高纬度的东北吉林,三千多公里开外的粤港澳大湾区却成为它的主销区,这是为何?
在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参展的吉林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或许南方地区的人群食用人参才更有功效,俗语有言“南药北治,北药南治”,这种水土和地域的反差,反而更能适应人体的调节,本土人群常年当地饮食,往往“见怪不怪”产生了习惯性耐受。
“参”机无限
这种散于民间的认同,造就了吉粤两省人参产业合作的巨大空间。目前,吉林人参种植企业已与广州的食品加工企业结对,共同开启深度合作模式。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参展人员提到,“近年来,吉林人参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销售数据节节攀升,大湾区市场对吉林人参高度认可,市场需求巨大。”
在市场拓展领域,吉林企业借助广州企业成熟的销售网络与市场运营经验,快速打开粤港澳大湾区的消费市场。广州企业在各大商场、药店、养生会所设立吉林人参专柜,通过举办人参品鉴会、养生讲座等活动,向消费者普及人参知识,提升吉林人参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吉林企业则为广州企业提供产地游、人参文化体验游等项目支持,让消费者能溯源人参产地,增强对产品的信任度。未来两地企业有望在技术研发层面,共同投入资源建立联合研发实验室,进一步提升人参品质并开发出更易被人体吸收的人参保健品。
“目前,我们已上市包括人参系列食品、饮品、保健品、化妆品四大系列近100余种(款)产品。企业自有研发团队与国内各大科研院所如中科院、农科院、吉林大学、吉林农大、长春中医药大学强强联合,形成产学研矩阵。”吉林珲春华瑞参业有关负责人表示,其企业以人参全产业链开发为基础。
吉林企业凭借长白山的天然资源优势,确保人参原料的高品质与稳定供应,满足广州企业的订单需求,供应优质人参。其在人参的初步处理环节严格把关,如采用先进的保鲜技术,确保人参在运输过程中活性成分不流失。广州企业则充分发挥自身在食品研发与加工工艺上的特长,利用吉林人参开发出一系列创意十足的人参产品。如人参燕窝羹、人参茯苓祛湿汤料包,在保留人参养生功效的同时,满足当地潮湿气候下人们对祛湿的需求。
此次农交会规模宏大,吉林人参产区相关企业携丰富人参产品参展,从传统人参干货,到现代高科技工艺打造的人参保健品,再到人参化妆品,这些产品是科技与自然融合的结晶,也是农交会吉林馆的镇馆之作。吉林团还将专门开设人参文化讲座、人参品鉴等活动,传播正确食疗人参的方法,让粤港澳大湾区受众更为了解人参的千年奥秘。
“参”度合作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专业人士介绍,人参药用价值极高,含有人参皂苷、多糖、挥发油、氨基酸等多种珍贵有效成分,“在种过人参的地方,往往好几年寸草不生,因为人参吸尽了土地的精华。”在传统医学经典记载中,人参是治疗气虚欲脱、脉微欲绝、脾虚食少等多种病症的“健康使者”。现代社会快节奏下,人们压力大、易劳累,身体常陷虚弱、免疫力低下困境,人参则如“健康卫士”,默默守护调养。
“吉林人参食用方法多样。切片含服能最大程度吸收有效成分;泡酒饮用,可使酒液吸收人参精华,适量饮用让气血充盈;煲汤时,人参与鸡肉、排骨等搭配,炖煮中能将营养融入汤内,使汤味鲜美,让人喝了之后活力满满。”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专业人士说道。在广州,人参石斛炖瘦肉这一汤品十分流行,石斛的清新与人参的醇厚相互映衬,清甜的汤汁在舌尖散开,为广州湿热气候下人们的身体带来平衡与活力。
人参这一吉林黑土地孕育的神奇瑰宝,历史悠久,故事传奇。长白山深处,人参仿若精灵,曾在采药人困厄时化身“天使”,祛病除灾、播撒希望。这些奇幻而温情的故事,深入粤港澳大湾区的街头巷尾。目前,在广州中医馆和中药店,人参常是医生推荐病人调理身体、增强体质的首选药材。记者随机采访广州市民,李先生表示:“从前觉得人参珍贵不敢尝试,听中医劝服用后,确实感觉身体状态大为改善。”
“争取春节期间,我们的人参芡实乌鸡汤能够打造成为拳头产品登上百姓餐桌。”筹划布局药膳产业20余年的修正修养堂透露,2008年开始,其已在吉林建立GAP、GMP标准现代化人参栽培及深加工产业基地。目前,已完成中试、可上市的以人参为主要原料品种344款,已上市品种158款。11月,修正药膳项目发布,将成为人参产业深度开发的重要切入口,其将逐步细化发展战略,研发创新以人参为原料、可被受众信赖的药膳产品,未来预计研发1000余种人参精深加工产品。
吉林省和粤港澳大湾区,一南一北,尽管相隔千山万水,但在时代浪潮的澎湃奔涌中,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和“双循环”战略指引下,正释放着因差异而合作的巨大“优势互补”潜力。经由“南品北上·北品南下”之粤吉合作对接暨吉林名特优新农产品大湾区采购商对接大会,两地携手,恰似榫卯相契,实现农业产业链上下游全方位对接。
两地企业从最初陌生试探,到逐步磨合默契,再到如今深耕细作。吉林璟参堂集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对于产品溯源、原料溯源有着十足的自信心和深深的自豪感,随着公司新品的持续研发,渴望寻求更多的企业合作机会,在这次农交会中,已初步和广东的化橘红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期待日后能携手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邓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