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阅读的城市受人尊重!深圳读书月组委会总顾问王京生谈全民阅读

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
2024-11-29 07:3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文化中国,从阅读开始。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已连续11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11年来,全民阅读工作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全面推进,逐步深化。书香蕴蓄着民族复兴的圆梦力量,书香承载着城市未来的愿景希望,书香成就着每个人的“诗和远方”。党的二十大强调,要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如何深化?阅读对文化强国建设有何意义?值此深圳读书月期间,深圳特区报专访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奖章”获得者、国家文化艺术智库特聘专家、深圳读书月组委会总顾问王京生,听听他对全民阅读的理解。

2024年深圳读书月期间,市民、读者在深圳中心书城购书读书。 深圳特区报记者 胡蕾 摄

中国文化有强大的阅读基因

深圳特区报: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热爱读书的民族之一。您认为,中华民族的阅读基因从何而来?

王京生: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强调:“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中华民族通过阅读传承着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塑造着中华民族的阅读传统,锻造了中华民族的阅读基因。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圣人先贤的提倡,形成中华民族阅读传统。《论语》开篇第一句就是劝学,《论语》中提到“学习”的内容有近50次,并且孔子还将“学习之乐”先于“交友之乐、君子之乐”摆在第一位,可见孔子将学习置于何等重要的位置。后世历代先贤也无一不提倡读书,如荀子“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些哲人先贤的至理名言凝聚成民族的共识,不断铸造着中华民族的学习传统。

二是科学技术的支撑,促进阅读传统走向广阔人群。我国历史上造纸术和印刷术两大发明,大大提高了书籍的印刷效率,使书籍普及到更广阔的民间,不仅打破了贵族阶层对阅读的垄断,更提高了百姓的阅读书写能力,促进了读书的传统得以在更大范围进行传承。当时中国的知识普及程度独步于世界,也使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读书人最多的民族。

三是科举制度的施行,推动阅读传统生生不息。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打破阶层固化最为公平有效的途径。科举制度激发了百姓的读书热情,也推动社会出现了更多的官办学院和民间私塾,让读书、科举、及第成为古代读书人可以实现人生抱负的途径,由此推动了阅读传统源远流长。

正因如此,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注入了强大的阅读基因。

深圳特区报:中华文明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中华文明能够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薪火相传、繁荣发展是否与“阅读”有关?

王京生:中华文明的延续,直接体现了阅读对文明传承的决定性关系。中华文明从春秋时期就开始了“阅读的革命”,把阅读从贵族阶层解放出来,流动到民间,让更多的人能够识字、用字,在社会上形成更广泛的阅读阶层。经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以贯之的提倡和实践,中华文明形成了散布于社会各个角落的强大阅读阶层。中华儿女始终保持着良好的阅读学习传统,让中华民族在经历了历史上多次动荡和战火洗礼之后,能够通过不断地阅读文化经典,传承着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民族始终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强国自国民始,国民自教育始,教育自读书始。阅读是民族素质提高的基础路径,是人民精神富足的标志。通过阅读,民族可以传承文明和文化,提升创造力和文化品位,人们可以博古通今、思考问题、破解难题。只有善于学习的民族才能自强于世界。因此,我们国家大力推进全民阅读,提高国民素质,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之举,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25年培育读书向学的城市风尚

深圳特区报:作为经济特区,深圳不断创造着城市发展的奇迹,作为我国体制改革试验田,深圳更是勇立潮头、锐意创新,为全国提供大量先行先试的宝贵经验。您认为,阅读对推动创新有何意义?

王京生:从全球范围来看,阅读指数和创新指数成正比,竞争力强劲的国家和城市往往是爱读书的。我认为,阅读与创新有几层关系。一是阅读是创新发展的发动机。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找寻解决问题的途径,产生创新成果。阅读是推动创新的基本载体,可以说,阅读是创新之母。二是阅读是创新的“温床”。最原始的创新来自“思想”创新,这就是思想引领,思想引领的源头就是“阅读”。三是阅读为创新提供知识基础、思维模式和路径。阅读能培养出与创新息息相关的科学精神、理性精神、人文精神,也能进一步锤炼人们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四是阅读为创新提供全链条服务。阅读推动创新成果转换和不断地再创新。今天产生的创新成果也是后人阅读和创新的基础,如此,形成“阅读—创新—再阅读—再创新”的螺旋上升路径,形成无穷无尽的创新链条。这一切都离不开阅读为之注入源头活水。

我们国家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就是为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当全社会都有这样的阅读环境时,创新的成果将更容易产生,这就是文化软环境的力量。

深圳特区报:今年是深圳读书月连续举办的第二十五届,经过四分之一个世纪的高贵坚持,深圳读书月规模越来越大,“爱阅之城”也日益成为这座城市令世界瞩目的城市名片。您认为,在推进全民阅读中,深圳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王京生:深圳是世界唯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深圳读书月作为城市文化品牌坚持了25年,为城市文化创新发展和城市文化气质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培育土壤。

一是以阅读涵养城市文化。深圳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全民阅读作为推进“文化立市”“文化强市”战略的基础工程。2000年,首创阅读文化品牌深圳读书月,以25年“高贵的坚持”培育了读书向学的城市风尚。深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就是对深圳以阅读涵养城市文化的莫大肯定。二是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市民文化权利。多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持续推进实现以阅读为基础的市民文化权利。从20世纪80年代建设深圳图书馆,到如今已建成“千馆之城”的“图书馆之城”,极大满足了市民享有阅读的文化权利。从2012年开始,深圳培育了130余个国内高水平民间阅读组织,持续推出特色阅读活动,让书香在城市流动,帮助市民更好地实现参与阅读的文化权利。深圳还率先为阅读立法,2016年以来,深圳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深圳经济特区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市民阅读权利”的实现提供法律保障。三是持续探索培育先进的阅读文化理念。深圳读书月多年来的年度主题以及因此而流传开来的阅读理念一直广受关注:“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实现市民文化权利”“城市崇尚阅读,阅读改变城市”“营造书香社会 共创美好未来”等,早已成为守护着这座城市的精神与意志。四是联动政府与民间力量形成合力。深圳读书月创造的“政府倡导、专家指导、社会参与、企业运作、媒体支持”的运作机制,被誉为我国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圳模式”,能科学高效地联动政府和民间力量,调动广大市民的积极性、能动性。通过全民阅读推广,深圳市民的文化水平、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城市阅读与学习的成效直接作用于城市建设,充分体现在了深圳经济特区40多年来的飞速发展上。

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

深圳特区报: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您认为进一步深化全民阅读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发力?

王京生:正如前面所讲,中华民族有着热爱阅读的传统,但是,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今年发布的数据,今天我们的阅读传统有所削弱。我认为进一步深化全民阅读可从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是进一步加深对全民阅读重要性的认识。阅读是城市乃至国家创新力、竞争力的关键来源。阅读不只是一个文化活动,更是事关民族复兴的大事,是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民族的大事。只有更好地推广全民阅读、深化全民阅读活动,让更多的人热爱阅读、崇尚读书,一座城市才会焕发无穷的魅力活力,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才会提升,进而汇集成更磅礴的复兴伟力。这个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做好宣讲和宣传阐释工作。

二是为全民阅读提供法律保障。全民阅读已经连续11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全民阅读活动”,但是,全国层面对推广全民阅读的立法还暂未出台。对全民阅读的立法,不是以法律干涉公民的个人阅读行为,而是为了约束各级政府部门,通过明确和规范各级部门在全民阅读促进工作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激发社会各界的参与全民阅读促进工作的热情,更好地实现市民文化权利。

三是对全民阅读进行全面的发展规划。全民阅读已经写入了党的二十大报告,需要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战略性工作。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全民阅读,俄罗斯、德国、日本等国家已制定了民族阅读大纲、阅读促进标准评估系统等政策文件。目前,我国不少省市也出台了推进全民阅读的行动计划、发展规划、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在全国层面也可以以全民阅读中长期规划或者发展规划的形式,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持续深化。

四是建立全民阅读的完整机制。全民阅读的推广,需要在全国层面有一个完整的机制,明确部门责任、细化工作目标,并及时进行总结和优化,推动各地阶段性地稳步推进全民阅读,逐步地真正形成全民的阅读追求和阅读自觉,让热爱读书的人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人,让一个热爱阅读的城市成为受人尊重的城市。

关于以上几方面,我简要概括成“六个一”的建议。具体包括:提高“一个认识”,要认识到,全民阅读关乎每一个人文化权利的实现,关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制定“一个规划”,以国家规划的形式,长期且深入地推进和实现全民阅读。推出“一个立法”,阅读是最广泛、最基础、最重要的文化权利,要通过国家层面的立法,用法制来保障全民阅读和文化权利的实现。建立“一个机构”,由有关部门牵头,建立“全国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持续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掀起“一个高潮”。阅读就像钱塘江潮一样,平时是静水深流,但是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闻。正如“深圳读书月”,每年都能够直接展现阅读的精彩力量,持续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化。用好“一个考核”。现在全民阅读活动已纳入到全国文明城市评比指标中,支持实体书店发展、书店环境整洁有序等也成为评比的具体要求,要切实发挥文明创建的示范作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让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