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田间地头庆丰收,新农人站C位述说丰收故事

东莞+ 周桂清
2024-11-28 19:14
摘要

东莞在稻田公园举办庆祝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

11月28日下午,东莞庆祝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洪梅镇金色水乡稻田公园举行,广大干部群众和农民兄弟欢聚田间地头,共庆丰收、共享喜悦。活动聚焦“学用‘千万工程’,礼赞丰收中国”,生动展现东莞农业产业的蓬勃发展、农村环境的焕然一新、农民生活的幸福美满。东莞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有关领导,全市各镇街代表参加活动。

▲东莞庆祝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洪梅镇金色水乡稻田公园举行

新农人分享农业产业丰收喜悦

农民节日为农民、农民节日农民办。

在庆祝丰收节的活动中,“兴农人”和“新农人”是当仁不让的主角。来自荔枝、香蕉、锦鲤、水稻等东莞特色农业产业的兴农人与新农人代表,他们登上舞台,分享了各自的丰收喜悦和奋斗故事。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东莞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展现了新时代东莞农民的风采和担当。

▲6名新农人代表登上舞台,分享各自发展特色农产业的故事

“今天,我们在田间地头举办丰收节活动,充分展示农业发展的喜人成绩、农村面貌的喜人变化、农民生活的喜人景象,非常接地气、聚人心。同时也为居民群众提供亲近自然、体验丰收乐趣的平台。”在活动中,洪梅镇农技中心基层农技人员林仰孝结合开展农地统筹、建设美丽田园的切身经历,自豪地向大家讲述身处的这片金色稻田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创新实践“稻”路。

“我们一直想通过莞香产业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帮助香农们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莞香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黄欧表示,他带领团队致力于推动莞香产业化,如今年产业规模已达到1.5亿元。

新农人代表、养花能手张文心在现场展示新花卉品种,并分享了朱顶红从“小众花卉”打造成“网红花卉”的喜悦。她说:“我们通过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或农民的模式,在多个省市联合共建乡村振兴朱顶红种植基地,促进当地农民就业,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朱顶红也成了致富之花。”

荔枝红、香蕉黄、莞香幽,观赏鱼跃、笋壳鱼肥,预制菜香飘四海,都市现代农业在东莞绽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光彩,丰收的季节,莞邑大地处处奏响“田园郊享乐”,东莞正在绘制着莞味十足的和美乡村丰收画卷。

把丰收节办到农民的心坎上

又是一年丰收节,农民群众值得自豪。

穿过“莞邑丰收之门”,映入眼帘的便是“莞邑四时展”四季农产品丰收场景,还有农产品、绚烂花卉、新鲜水产以及预制菜等特色展位,种类丰富、琳琅满目。充分展示了东莞农业的丰收成果。

活动期间,东莞市农业农村局与东莞供电局、市乡村振兴促进会与顺丰速运(东莞)有限公司分别签订相关合作协议,这些合作将为东莞农业产业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和物流保障,进一步夯实农业产业发展的根基,努力办成一批农民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把节日办到农民的心坎上。

《寻美莞乡·乐活莞邑》系列微纪录片的发布成为活动的又一个亮点,这是首部聚焦东莞和美乡村建设成果的系列微纪录片,在10集微纪录片中,24个生活在东莞乡村的微观个体成为镜头下的主角,影片通过对一个个具体人物、平凡故事的细细描摹,细腻而生动地体现了东莞农村环境由点滴改造汇聚而成的大变化,让观众在视觉与情感的双重体验中,感受到东莞美丽乡村的新风貌、新气象。

现场还特别推介了“东莞乡村休闲旅游”手绘地图情景剧,带领现场观众从不一样的角度重游熟悉的乡村美景,领略东莞丰富的乡村休闲旅游资源。

据介绍,在主会场活动之前,东莞各镇街也分别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特色庆丰收活动。其中,东城街道、万江街道,东江印象园、花溪湾现代农业产业园分别开展了以“庆丰收·迎盛会”“又见稻乡,在希望的田野上遇‘稻’你”为主题的庆丰收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加;在横沥镇,田饶步村的舞草龙文化节是东莞的传统活动,村民们以此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充满活力的潮玩IP则让传统活动和乡村更加出新出彩,吸引了大量游客;在东坑镇,葡萄采摘庆丰收活动则让学生和群众亲身体验了现代农业科技的魅力,培养了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的意识。而市文化馆及高埗振兴城举办的第八届岭南开腊日暨东莞腊味节,则通过腊味市集、创意工作坊等形式,展示了岭南腊味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者:周桂清)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