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杆好秤丨高中组市级二等奖

白延舒
2024-11-26 11:2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2024年深圳市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征文活动

《一杆好秤》

作者:白延舒

学校(单位):人大附中深圳学校

指导教师:偰嫤

方圆几里的人都知道,甄家的秤是最公正的。就连县城里的小贩吆喝时都要加上一句:“我这用的是甄家的秤,少不了您的!”以便让人放心。

甄家的铺子摆设十分朴素,可以说有些简陋。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店门口那一排擦得铮亮的秤杆子。一天,一个戴着绅士帽,衣冠楚楚的人走了进来,眼睛骨碌碌地转着,四处打量,最后落在了正在打秤杆的老甄身上。只见他满脸堆笑地凑到老甄身边,火炉子烧得正旺,毕毕剥剥地响。只见那人的嘴唇一开一合,不知说了些什么。老甄突然脸色一变,站了起来,把那人连推带赶地送了出去,帽子也掉到了地上。那人脸色青白地捡起帽子,弹了弹灰,骂了一句:“不识抬举!你不做,有的是人做!”说完便悻悻地走了。

不久,镇上又新开了一家秤店,老板姓贾,店面是甄家的两倍大。贾家铺子门口放着一个黄灿灿的公平秤,说是镀了铜,不生锈,随时供大家免费来复称。此招牌一出,大家们纷纷前来买他家的铜秤。就连街边的小贩也改了口,喊的是:“去贾家的秤上称,包您童叟无欺!”

甄家的生意越来越冷清了,可老甄还是每天都要给门口那一排秤杆子上一遍油,他说这秤杆子就像人心,生了锈,就摆不正了,总要东倒西歪。秤心就是诚信,秤心不实,秤杆不平,买卖就做不成。

一天,李老汉和王麻子吵了起来,王麻子嚷嚷着,说李老汉卖给他的梨缺了斤两,李老汉理直气壮地说:“我这是贾家的秤上称过的,一点儿不差!”可王麻子拿出他那杆甄家的老铁秤一称,果然少了二两。两人争得面红耳赤,李老汉说王麻子的秤锈了,称不准,王麻子说李老汉猪油蒙了心,缺斤两。两人争执不下,闹到了甄家铺子门口。老甄拿了一杆新秤出来,一称,果然少了二两。李老汉一下羞红了脸,说自己在这条街上卖梨卖了十几年,从来没有在秤上少过斤两,怎么会出这种事。老甄想了想,让李老汉把他的秤砣拿出来,到秤上一称,发现这秤砣也少了斤两。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贾家和几个老板私底下打起了联手,做的是挖了铅芯子的空心秤。小贩们为了贪点斤两,即使发现了也不会说出去;顾客们买了东西,去贾家的公平秤上复称,也发现不了问题。贾家自以为利用了人性的贪婪,可以一手遮天,却还是纸包不住火。

出了这档子事后,县城里的小贩们又改了口,只是这次不再说甄家贾家了,问他们准不准,只说:“您放心,秤实,秤实!”

编辑 李斌 审读 徐恬 二审 李璐 三审 吴向阳

(作者:白延舒)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