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之心守诚信 杲杲耀灵照四方丨高中组市级一等奖

蔡梓微
2024-11-26 10:1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2024年深圳市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征文活动

《矢志之心守诚信 杲杲耀灵照四方》

作者:蔡梓微

学校:深圳市行知职业技术学校

指导教师:赵宁

古人云:“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从古至今,诚信已深深熔铸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血脉。仰首,诚信如盈盈皎月,跨越千年而消辉不灭;俯首,诚信如滚滚黄埃,积淀百代而膏腴不减。唯有立诚信之志,方能砥砺前行,照耀四方。

诚信乃个人修身韵德之本,以诚待人,以信为本,夯实基础,成腾跃之积淀。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向来推崇“诚外无物”,视诚信为千金不易的可贵品质,正所谓“君子养心,莫善于诚”。撑一支长篙,向历史更深处漫溯,可见季布以侠义闻名,重守诺言,从未失信于人,则有“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流传至今;商鞅主持变法,恐民之不信,遂立木定诺、依诺行赏,以明不欺,取得百姓之信任。举眸当下,可闻信义老农陈延海17年守诺千金偿还近百万欠款,“粮书记”杨善洲无偿移交大亮山林场于国家。由此观之,一个人只有“言必信,行必果”,方能“立得住,能成事”。

诚信乃社会稳泛沧浪的保障,倘若失去诚信,只顾绵薄之利,终将遗臭万世。

“诚招天下客,誊从信中来”与之相悖,当今世界从“瘦肉精”到“苏丹红”,从“地沟油”到“三聚氰胺”奶粉,每个事件都让民众对食品安全的忧虑上升,这些无良商人为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置道义、诚信于不顾,全然失去了应有的底线。这种趋利,让今人忘记了“人无信不立”的古训,从中国历史“三大商帮”中可见,从商有德、生财有道,以利致义本乃中国传统商业道德之精髓;让今人忘记了“天道酬勤,商道酬信”的传统商人道德观念。由此得知,商海浮沉,纵使诱惑再多,商人也应坚守诚信底线,才能步履坦途,行稳致远。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诚信不仅关乎着个人的道德素质,更关乎着一个民族、国家的整体风貌。放眼寰宇,诚信在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道德价值,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赋予诚信为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因子。同时,我国在国际交往中坚持正确义利观、坚持做一个以诚待人、以信为本的国家,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由衷尊重,才得以扎实深入开展各领域间国际合作。

诚信,是立国之本、立身之本。推进国家诚信建设,需中国青年顺时代洪流,融入时代脉搏。既生逢继往开来的时代,又恰逢鹰隼羽丰奇花之青年,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需把诚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应当秉承中华优秀传统精神,以矢志之心守诚信,杲杲耀灵照四方,照亮中华康庄大道。

编辑 李斌 审读 徐恬 二审 李璐 三审 吴向阳

(作者:蔡梓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