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为知己死,人因诚信存》
作者:李路庞
学校(单位):深圳市龙华区博文学校
指导教师:邱继
“人无信不立”,这是华夏子民自古以来对自己行为做事的准则,也是对自我成长的目标。
诚,忠诚;信,信用。或许诚信的含义即是如此。那什么样的人具有诚信呢?什么样的人恰恰相反呢?
我想,罗贯中著作的《三国演义》能表达我的见解。人人皆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二者皆为骁勇者,但吕布为人最是无信,赤兔马最是诚信。吕布为荣华而杀丁原,为美色而刺董卓,投刘备而夺其徐州,结袁术而斩其婚使。赤兔后归于曹孟德,但赤兔谓:“手下虽猛将如云却无人可称英雄”,后曹孟德又将赤兔赠予关云长,于虎牢关前见其武勇,于白门楼上见其恩义。建安二十六年,关云长走麦城惨遭陷害,赤兔随云长其性,绝食伏地而亡。
常言道:“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赤兔之死,是为诚信。
合上书页,抬头望向窗外,阵阵清风,纷纷落花。那年的夏天,也像这时清新可人,但回忆起往昔,却有着丝丝凄凉。
缤纷樱花落下,她们悄悄降临在行人之间,俏皮极了,风里传着清脆的知了声。故事的开头,往往是处处勃勃生机。
调皮的孩子趴在明亮通透的落地窗前,仔细观望着屋内小架子上的每一本书籍,那是纯真孩童无聊的打发中,对无尽知识的向往。她完全没注意到,店里一位慈祥优雅的长者出来,一本崭新的《三国演义》被悄悄地放在小板凳上,她轻轻咳嗽一声,便转身而去,只留下一个“事了拂衣去”的背影,孩子发出懵懂的眼神,不知所措拿起那本崭新的书。知性年轻的店员姐姐面带微笑隔着小窗朝孩子喊道:“那是刚刚离开的阿婆赠予你哒,拿着吧小妹妹!”孩子小心翼翼翻开书页,一张小卡片从书中掉了出来:如有机会,婆婆与你做朋友,作为书的交换,我们来结下一个约定,待到三国演毕之时,既是你我赴约之时。那个夏天算不上热,还有点余冷,孩子就这样抱着一本厚厚的名著回了家,内心感受到的暖意互补了夏天的清凉。
这本名著很厚,满足了我对知识的渴望,这本名著很厚,孩子查阅着字典,一点点地将整本书细嚼慢咽地吞下。夏天总是那么美好而短暂,像夜幕上绽放的烟花,短暂的绚丽后,是无尽的漫漫夜空,烧尽的灰烬。
樱花树不再是烂漫的浅粉色,树上挂满金灿灿的枝叶。风里也不再是清脆的知了声,悠长的竹蛉声从灌木丛中发出,故事即将落下帷幕。
最后一页终于被孩子翻开,她终于领略到,英雄辈出的乱世烽烟,群英荟萃的三国鼎立。她终于想起那个慈祥端正的长者,那个背影浮现在眼前,还有那个约定。凄凉风,烟雨踏,故地重游百感交集。昏黄的路灯散发的神秘映射着那扇落地窗,那位温柔的店员姐姐忙碌地打扫着屋内的卫生。她一眼就发现了喜洋洋笑着的孩子,像那个夏天一样,再次打开了小窗。
“呀!是你,我认得你,快进来坐坐。”热情温柔的声音像那个夏天一样,仿佛什么也没变。
店员姐姐从门外拿回那个小板凳,朝孩子招手示意坐下,一边忙碌着卫生,一边问询来访的原因:“这么晚,是为了什么来呀?”说明原因后,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张皱着眉头,满眼哀愁的脸。
她,去世了。那位慈祥端正的长者在世的每一天都在等待着孩子的赴约。
孩子失魂落魄的背影在昏黄的路灯下,一点点消失在黑暗里。
第二日清晨,店员姐姐像往常一样擦拭着硕大的落地窗,门口的小板凳上放着一束盛开的黄百合,花束旁放着一张小小卡片:请帮我转交于她的亲人,以表盛夏之恩,谢谢。
往后的每年夏天,店门口的小板凳上静静放着一束黄百合。
“啊.......又是一年夏天呢。”捧着一束黄百合的我站在小板凳前自言自语道。
编辑 秦天 审读 徐恬 二审 王雯 三审 李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