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深圳早高峰,不论是在地铁月台,还是在户外公交站,一条条秩序井然的长队,先上后下的相互礼让,身披马夹的交通志愿者......已成为这座城市清晨的一景。“一天的好心情,从‘友好’出行开始,这就是城市文明的温度吧。”在深圳已生活5年的市民秦小姐这样形容。
“文明礼让是深圳人候车最帅的姿势!”
21日,记者在深圳地铁与各大公交站点深入采访,发现尽管高峰时段客流量巨大,但市民排队秩序井然,互帮互助蔚然成风,展现了在深圳这座现代化都市里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美好。
深圳地铁福田站,作为地铁2、3、11号线的交汇站,日均进出站客流量高达八九万人次。然而,即便是在高峰时段,记者观察到市民们依然能够自觉排队,文明出行。无论是安检、进站,还是乘坐电梯、候车,都十分有序。
“你急得话,你先上!”“还是你先上吧,你提的东西多!”在这里,记者还发现了这样一个有意思的“电梯现象”,即很多垂直电梯关门前最后一个进人的位置,所有人总是都在谦让。“这种情况在我们站里真的很常见,这也展现出了深圳人的理解包容,以及对别人的一份关爱。”工作人员林立斌这样说道。
在桃源村公交总站,早上八点是乘客最多的时候。而多而不乱,秩序井然,则是这里的真实写照。有学生上学快迟到,大家都会自动给他们让出一条“绿色通道”;有抱着孩子的妈妈,总会有人让她先上车,有人主动为她让位.......市民陈小姐表示:“文明礼让是深圳人候车最帅的姿势,公交站地铁站‘一字长蛇阵’也是最美的风景。”
美好出行为城市添一份温暖
“别着急,让我们来帮你下车!”21日早上7点20分,在车公庙地铁站7号线站台,两位工作人员正在将一位坐轮椅的男乘客从列车上推下来,他们在车与站台间放置专用斜坡,其余乘客也都自觉地为他们让出一条道路,让他们能够方便地去到垂直电梯换乘。
“站里每天都会有坐轮椅的乘客,我们都会为他们贴身服务。从他在上一个站点上车开始,我们接到同事电话,就会提前去站台等候接车,再由专人将他送去转乘或者送出站。虽然我们站每天的乘客很多,但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关爱。”值班站长黄一鸣介绍。据了解,车公庙站是深圳客流最大的地铁换乘大站之一,每天人流穿梭,日均客流量达28万人次。
梅林一村公交总站,毗邻福田农批市场,每天早上来买菜的老人成为公交站最主要的客流之一。在这里,记者看到,公交志愿者成为了“银发”乘客的最佳助手。老人们上车,志愿者搭把手搀扶;沉甸甸的买菜篮子,志愿者帮忙搬上车。为了便利老人,车站还在站台上还装配了自动报站报时装置,让老人们不用眼睛看站牌,就能听到车啥时候来......“为了让我们方便坐车,车站想了很多办法,给我们提供方便,让我们很感动。”经常在此坐车的市民廖阿姨这样告诉记者。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朱良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