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之花》
作者:麦栩艺
学校(单位):深圳市光明区公明第一小学
指导教师:李艳红
诚信如同路边的小花,沁人心脾的芬芳让人陶醉,它默默地点缀着我们和谐幸福的生活。
这朵诚信之花,我曾在历史中阅读过。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为取信于民,在城南立木,规定若有人搬至北门,便赏十金。起初人们都不相信,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当赏金增至五十金时,一个壮汉将横木运到了北门,果真得到重赏。从此,秦国的新法得以推行。是诚信让秦国走向强大,最终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还有曾子杀猪的故事。从曾子杀猪的小事到商鞅变法的重大举措,诚信的品质贯穿其中,成就了伟大的历史篇章。没有曾子的诚信,他是否能成为纵横诸子百家的曾子?如果商鞅没有兑现诚信的承诺,那么变法是否能成功,秦国是否能一统天下呢?这些历史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立国之本,是国家繁荣稳定的基石。
这朵诚信之花,我曾在街道上看到过。
街道边上有一个包子铺的主人是一对中年夫妻。那一天,他们家里出了急事,忙着赶回家,来不及收铺。于是,他们在一张纸上写着“因急事需回家一趟,包子自取,请把钱放在篮子里,谢谢合作!”便匆匆赶回家了。我觉得这事很有趣,便停下来多看了一会儿。我心想:这店里没有监控,肯定有人会白吃不给钱。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人们自觉地将钱放入篮子里才离开。到了傍晚,那对夫妻回来了,他们看到了篮子里的钱。我看到那个阿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脸对叔叔说了一句悄悄话,大概是说:“世上守信用的人还是有很多的。”
这朵诚信之花,我曾亲自拾起过。
周末,我在阳台玩时,不小心掉落一个东西砸碎了一楼阿姨放在门口的花瓶,那是她最喜爱的花瓶。当时,那个阿姨恰巧不在家,我心想:她应该不会想到是我弄的吧。傍晚,那阿姨看到她心爱的花瓶碎了,伤心极了。晚饭时,妈妈问我是不是我弄的,我心虚地回答说:“不是。”晚上睡觉时,我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心里很不自在,这一夜,我倍感煎熬。策二天,我一大早便跑下了楼,等待那个阿姨的出现。阿姨出来时,我连忙跑上前去说:“阿姨,您的花瓶是我打碎的, 对不起。”正当我感觉得要被劈头盖脸地痛骂一顿时,她并没有批评而是表扬了我,这也许就是诚信的芬芳吧!
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说:“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尽管岁月流逝,时光荏苒,但诚信永远不会消失,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诚信将永远镌刻在华夏儿女的心里,永远贯穿于千年文明历史的长河里,诚信的旗帜将永不褪色!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上官文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