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深圳市盐田区中英街管理局党委“党建赋能”项目获广东省“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二等奖

深圳特区报记者 黄子芸
2024-11-21 17:5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中英街管理局是深圳市3个入围单位之一

11月20日,第十二届广东省“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党建赋能类)在广州举办。经过激烈角逐,中英街管理局党委参赛项目《党建引领、多元共治,(三引领三转变)打造深港深度融合示范街区》获得党建赋能类项目“二等奖”。

据了解,本次赛事共有21个地市党政机关以及78家省直单位、中直驻粤单位共约4600个项目参赛。经过初赛、复赛的层层评选,党建赋能组仅50个项目进入决赛,中英街管理局是深圳市3个入围单位之一。

在盐田区委组织部的指导下,中英街管理局党委作为本次大赛中最为基层的参赛单位,面对来自全省各级各类单位的强大竞争压力,依托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工作模式和服务方式,最终以一系列创新举措赢得了评审团的一致好评。

党建业务工作从“两张皮”向“一股绳”转变

中英街,是一条宽不足7米、长不过250米的边境小街,与香港水陆相连、人文相依,是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的核心区域,做好党建业务工作尤为重要。

近年来,中英街管理局充分发挥中英街大党委作用,联合辖区海关、边检、武警十三中队、东和小学、博物馆等单位建好建强“1+N”个中英街党建微阵地,串联辖区红色文化点位,构建辖区党建资源共享格局,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联手港方部门建立主街常态化共商共建共治机制,合力整治“涉港纠纷维权难、假冒伪劣屡禁不止”等沉疴顽疾;联合海关建立物资备案查验机制,对各类违法行为进行惩治震慑、刚性约束;联合海关、缉私、边检、市场监管等部门党组织建立联合惩戒机制,坚决打击走私违法违规行为。

全面加强与香港各界的对接沟通,通过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港方各级议员、社团等多渠道不断传播中英街改造提升愿景,香港保安局、文体局等政府部门多次来街区实地考察,深港双方不断形成心齐气顺、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党员从“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

启动一期开街“快进键”,面对开街项目复杂、人手不足等困难,全体党员干部一户一策谈统租、对商户做好保姆式服务、对工程建设进行清单式+销号式管理模式,“直通山海、鱼骨相连”原汁原味的港式风情街区如期精彩亮相。

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为破除街区业态低端、品类单一,消费人群老龄化等障碍,中英街党委勇于解放思想,全面布局免税购物、地道港味、特色餐饮、跨境电商等多元消费新业态。创新推动开皇榴莲项目、丰天全球购等企业实现“线下体验、线上选购、综保区发货”的模式,形成跨境零售新模式。

作政民关系“连心桥”,中英街改造提升工程需要对辖区核心地段物业进行统一租赁,面对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多元的利益诉求,党员干部带头攻坚、包干到户、深入群众、精准施策,在高质量完成物业统租清租的同时,妥善保障了业主、商户的长远利益,实现互利共赢。

党员服务从“间歇式”向“长效化”转变

“巷长治巷”,统筹辖区党组织、老年协会、同乡会、乡事会等各方力量,在深港居民中挖掘培育“巷长”,搭建深港居民议事厅、深港事务人民调解工作室等议事共建平台,对项目建设建言献策,积极解决施工噪音、进出关拥堵等民生问题和矛盾纠纷,有效凝聚民心、汇聚民智。成立深港企业志愿服务队,引导4190人次志愿者深度参与街区管理、服务工作。

“街区丈量”,建立精细化党建网格包干机制,通过“线上+线下”“党建+警格+网格+社工”基层服务模式,“每周三群众来访接待日”“街区丈量行”“夕阳红”等暖心行动,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交朋友、拉家常,着力解决群众所需所急所盼,做到“人人事事有人管”,形成发展成果共享的良好氛围。

“统管共治”,引入专业公司推进中英街“大物业”全域一站式管家服务模式,实现管理全覆盖、服务无死角,人财物更集约、管理服务更高效。

百年老街蝶变升级、营商环境持续向好、深港居民向心力不断增强......今年1-10月,中英街游客量为347.07万、同比增长83%。中英街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深化中英街的改造提升,做好政策改革、招商引资等工作,促进深港融合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温静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王湛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黄子芸)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