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之歌丨小学组省级优秀奖

王俊皓
2024-11-21 17:09
摘要

2024年深圳市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征文活动

《诚信之歌》

作者:王俊皓

学校(单位):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

指导教师:巢国徽

诚信如歌,悠扬而动人,它不仅是口中的誓言,更是我们生活乐章中那一曲最和谐的旋律。

那首诚信之歌,我曾在古老的典籍中静静聆听。

韩信幼时家贫,饱尝生活的艰辛,常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在他最艰难的时刻,一位善良的老婆婆向他伸出援手,不仅提供食物解其温饱,更以鼓励的话语点燃他求知的渴望。韩信感激涕零,誓言日后必报此恩。多年后,他凭借才华与勇气,终成汉朝名将,受封楚王。他始终铭记老婆婆的恩情,派人寻得她后,将她接至宫中,如母般奉养。

这个故事深刻地体现了知恩图报和诚实守信的崇高品质。它告诫我们,无论境遇如何,都应铭记他人恩情,用行动去回报。同时,诚实守信是人生的基石,唯有坚守,方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

那首诚信之歌,我曾在繁华的街市中悄然捕捉。

外婆已经年逾古稀,但依然坚持每天亲自去菜市场买菜。那天,她像往常一样,挎着篮子,缓缓步入熙熙攘攘的菜市场。她走到一个卖菜的摊位前,看中了几把绿油油的青菜。摊主是个中年妇女,笑容可掬,热情地为她介绍着菜品。外婆选了几把,递给摊主称重。“阿姨,您拿好,这青菜一共五斤,二十块。”外婆摸索着想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支付,眼神在一刹那间微微凝滞,她略显尴尬地笑了笑,诚恳地说:“抱歉,我忘带手机了。下次还你钱,可以吗?”摊主微笑着点头,她知道外婆是这里的常客,她的信誉无需多言。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外婆和摊主都因忙碌而渐渐淡忘了这桩小事。直到一个星期后,外婆突然想起了这笔欠款,脸色微微一变,随即坚定地说:“我得去还钱,不能失信于人。”于是,她亲自上门,将欠款如数归还给摊主。摊主看着外婆递过来的钱,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和惊讶,随即又转为敬佩。外婆微笑着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我不能丢了这份初心。”从那天起,外婆和摊主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了。

那首诚信之歌,我曾在自己的生活中亲自演绎。

一日,我步出兴趣班的门槛,不经意间,我的目光捕捉到了一抹异样的色彩——那竟是一张静静躺卧的50元纸币。刹那间,我的心中涌起一股冲动,欲将其悄然收入囊中。然而,在我即将伸手之际,我的脑海仿佛化作了古老的战场,两个小人在其中激烈交锋:一方义正词严地诘问:“你怎能违背良知,将这不义之财据为己有?”另一方则狡黠地低语:“但那可是50元,足够你挥霍一番。”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道德考验,我内心的天平开始摇摆不定。然而,在我即将被贪欲吞噬之际,我猛然醒悟:真正的财富并非金钱的堆砌,而是品格的坚守与道德的完善。于是,我毅然决然地迈开步伐,走向兴趣班的前台。我郑重其事地将那50元纸币交到老师手中,并道出了事情的原委。老师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她微笑着接过纸币,并对我点头称赞:“你真是个讲诚信的孩子,这份品格比金钱更加珍贵。”听到老师的赞扬,我如沐春风,心中充满了喜悦。我知道,我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诚信之歌,悠扬而高亢,在千年文明历史的长河中激荡回响。它见证了韩信报恩的义举,映照了外婆还钱的坚持,也映射出我们每一个人在面对诱惑时坚守的底线。人无诚信不立,国无诚信不强。让我们扣好诚信的扣子,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共同铸就一个更加和谐、更加美好的诚信社会!

编辑 温静  审读 徐恬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李天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