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术对话时代与年轻城市。“圳青春2024 —— 深圳市书画篆刻作品展”正在深圳大学博物馆(筹)展出。此次共呈现近150件艺术作品,涵盖绘画、书法、篆刻三大艺术门类。展出作品凸显年轻化、多元化、专业化与综合性,呈现出青年艺术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据悉,该展由深圳市南山区委宣传部、深圳市南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子非鱼艺术馆、深圳书画江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题写展名。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也提供画作参展,为展览增彩。
展览的策展人、深圳市美协副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驻校艺术家操应旺谈及策展缘起时告诉记者,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包容精神,早已深深烙印在深圳这片热土之上。其开放包容的城市风格,吸引了众多画家、书法家和篆刻家,可以说深圳是一个发现和培养艺术人才,并能为他们提供广阔天地的城市。“为了让来自五湖四海的艺术家们在这片沃土上找到归属感与向心力,我们精心策划此次展览,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个共同交流、切磋技艺的平台。在这里,艺术家们可以直接面对作品,发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相互启发,共同提升。”
记者了解到,去年12月,位于深圳湾的子非鱼艺术馆开启首届“2023圳青春——书画篆刻作品展”备受好评。在此基础上,今年续绘“圳青春”华章,书法绘画篆刻三艺共融,彰显“书画同源”之美。为保展览质量,主办方公开向社会征稿,广纳佳作,共收981件作品,投稿数量比上一届大幅提升。
在专业性方面,本届展览也再上一层楼,特邀深圳市美协名誉主席、原深圳美术馆馆长宋玉明,广东省书协副主席、深圳市书协主席李静,深圳市书法院院长、深圳市书协副主席赵永金,深圳大学艺术学部副主任、深圳市美协副主席陈向兵,西泠印社社员、深圳市篆刻研究会会长宁树恒,深圳大学艺术学部副主任、书法博士赵辉,深圳市美协副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驻校艺术家操应旺等组成专业评审团,经严格筛选,125位作者作品入围,加之特邀23位,共148位作者作品亮相。另136位优秀作者将入编《2024圳青春——书画篆刻作品展》作品集。
值得一提的是,该展也凸显出社会参与度高。深圳市美协、深圳市书协主席团及篆刻研究会名家悉数参加,让观众看到深圳艺术家各个时期的发展生态。参展创作者除了专业的书画家、篆刻家之外,还有来自不同职业,比如医生、教师、来深建设者。他们在工作之余,钟情书画篆刻,通过坚持习练,不断提高造诣。
此次展览地点深圳大学博物馆(筹)坐落于深大粤海校区,秉持“文化+科技”理念,育魂大学,滋养智慧,不仅是特区高校的艺术地标,也是艺术家与高校师生、市民的桥梁。操应旺告诉记者,2024“圳青春”展来到深圳大学展出,与这里一流的文化氛围相得益彰,不仅可以让深大师生在家门口尽享艺术盛宴,也有助于传统文化在校园的推广与传播。
漫步展厅,五大展场齐绽,内容丰富多样,佳作不断。美术方面,题材广泛,人物、花鸟、山水、水墨以及综合材料等应有尽有;书法方面,真草隶篆行五体兼备,风格各异;篆刻方面,更是在传统的基础上百花齐放,展现出无限的创新活力。
广东省书协副主席、深圳市书协主席李静表示,子非鱼艺术馆作为民营艺术机构,将综合性展览组织如此完整,且作品质量很高,实为不易。通过此次展览,涌现出一批年轻的艺术家,他们充满青春的朝气与活力、激情与梦想,与深圳这座年轻城市相匹配。希望通过展览发掘更多青年艺术家,并将这一群体作为课题来研究。
作为一家民营美术馆,子非鱼艺术馆一直扎根本土,自2004年创办以来,持续20年,免费向市民开放,共举办超百次展览,还通过名家讲堂,聘请全国名家前来讲学,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大众的艺术鉴赏能力。此外,子非鱼艺术馆还开设专业书画培训,以美院的教学模式、专业的教师队伍、典雅的学习环境,架起艺术家与市民之间的桥梁。
该展还得到深圳市青年美术家协会、深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深圳市篆刻研究会、深圳市书法院指导,持续至11月28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璐 三审 潘未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