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千年古城正焕新

惠州日报官方客户端
2024-11-18 12:38
摘要

历时数月的改造建设,地处博罗县罗阳街道的革命演讲旧址以崭新的面貌亮相:杂乱的停车场被改造为宽敞的广场,百年大榕树周边的绿化与保护设施得以更新修缮……

作为博罗县“老城区新活力·提品质补短板”项目的先行兵,革命演讲旧址的率先亮相,为博罗古城的“新生”提供了一个值得期待的样板。

依托红色文化 打造城市公共空间

地处博罗县罗阳街道塘滩路南侧的广场上,沿线的绿植点缀着灰白色的建筑与地板。沿着绿植线的引导,目光所及是一棵枝繁叶茂的百年大榕树。斑驳树身上支撑起一片郁郁葱葱的枝叶,透露着旺盛的生命力。


据《博罗县文物志》记载:这棵大榕树有几百年历史,从大革命时期直至解放后数十年,这棵大榕树下一直是革命者和群众进行宣传演讲活动的阵地。1925年,黄埔军校学生军第二次东征时,周恩来曾在大榕树下的坪台上演讲马列主义真理。抗日战争时期,博罗战时工作团、东江华侨服务团博罗队的队员都先后在大榕树下以演戏、唱歌、等形式,向群众宣传革命真理。解放后,各个革命运动的宣传活动,都在此榕树下进行。1985年被列为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见证红色故事的流传,这棵大榕树还承载着一代代博罗群众成长的记忆。上世纪中叶,大榕树旁兴建了老电影院,成为了博罗县城的地标建筑。“去大榕树看电影”也成为了彼时博罗群众津津乐道的娱乐活动。随着时代发展,老电影院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其旧址也随之荒废,成为周边群众的“临时停车场”。

今年7月,革命演讲旧址配套提升项目正式动工。作为博罗县“老城区新活力·提品质补短板”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该项目总投资约582万元,用地面积212平方米,建筑面积329平方米,并配建有2300平方米的公园。

“革命演讲旧址是博罗重要的公共空间和红色文化传播地点。”博罗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设计负责人翁海友介绍,该项目结合了榕树百年红色历史文化背景,着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及旅游配套设施,依托古城内部丰富的历史文物、古城墙、古街巷,打造集县域公共服务、文化、经济等一体的城市文化公园。

聚焦“三街六十四巷”

全面推动古城有机活化

革命演讲旧址的秀美蝶变,是博罗县“老城区新活力·提品质补短板”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

坐拥约1500年深厚文化底蕴的博罗老城,规划面积为1.12平方公里。明末至清代期间,博罗古城屡经修葺,奠定了“三街六十四巷”的整体格局,书院文化、街巷商贸等繁荣发展。随着多年发展,老城已形成了城市中有村落、村落里有古城的多元格局。

2023年以来,博罗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县城“老城区新活力·提品质补短板”项目,提升老城新活力,保留活化老城历史风貌和文化韵味。该项目涉及罗阳街道四个社区,总面积约1.12平方公里,总投资约16.9亿元,整体构建“1核心·2门户·3组团”空间结构,助力古城高质量发展,即打造古城人文体验核一个核心,构建西部门户、东部门户两大门户,建设葫芦岭遗址组团、东江滨水休闲组团、宜居生活组团三大组团。


今年,博罗县“老城区新活力·提品质补短板”工作开展的项目包括铁炉巷13号(韩尚书祠西北侧)综合配套项目、铁炉巷罗阳中心小学东侧(原博中停车场)综合配套项目、博罗县滨江西路工程、县城老中医院片区配套提升项目、博罗老旧小区修缮提质项目等,目前已动工的项目有7个,还有5个计划12月前动工。

接下来,博罗县“老城区新活力·提品质补短板”建设项目将以古城“三街六十四巷”为重心,统筹葫芦岭片区、东江沿线区域,以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为核心,以功能为导向,以“微改造”为抓手,以改善提升城市面貌、全力打造消费新增长点、提升文化现实价值为导向,全面推动古城有机活化,向打造古城古镇4.0版、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大湾区高品质古城文旅生活体验地等目标进一步迈进。


文:惠报全媒体记者卢泓宇 黄桃 通讯员翁海友

图:惠报全媒体记者陈涛

一审:林海燕  二审:刘恒志  三审:伍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