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山大学与深圳市签署合作备忘录和战略合作协议,启动共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规划全日制在校生约2万人。同年12月底,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中大深圳校区建设。2018年6月深圳校区破土动工。2020年8月一期校园首批建筑完工,校区各学院师生陆续入驻。2023年底,用地面积14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的中大深圳校区一期校园全部交付使用。
2024年1月31日,深圳市政府与中山大学开启新一轮市校合作,加快推进深圳校区高质量发展——在建校百年之际,在深圳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中山大学又信步迈向新征程。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
布局“医学+X”“未来技术”
在深打造独具中大特色的新优势赛道
百年风雨筚路蓝缕,中山先生应当欣慰,世纪之隔,中山大学已发展成为广州、珠海、深圳三校区五校园办学,拥有文理医工农艺齐全学科布局的综合性大学。
与广州校区“强优势”重点加强传统优势学科建设、珠海校区“提增量”建设大海洋学科群有所区别,深圳校区自创建伊始,就聚焦“新医科”“新工科”,打造医工融合的学科专业发展体系,旨在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立足于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丰沃土壤,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难题。
经数年建设,而今的中大深圳校区已初步建成设施先进、环境一流、学术氛围浓厚、办学和管理模式日趋成熟并充满特区特色的高水平现代化大学校区。拥有17个整建制学院、布局了23个一级学科,并在深圳建成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附属第八医院,以及多个科研院所。10月,中大香港高等研究院揭牌,也给百年中大在大湾区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校区所建设学科归属学科领域均为ESI前1%,其中8个学科领域已进入ESI前1‰。在2024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深圳校区参与建设的23个学科中有12个排名全国前20位。最新发布的202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学科评级结果也显示,深圳校区的23个一级学科中,有13个评级A+(世界前11%),18个获A-以上评级。且,深圳校区有9个学科入选教育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占全校“双一流”学科数的82%,3个“一流培优”学科均在深圳校区布局。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认为,一方面,深圳校区要瞄准医学科技发展前沿,推进医工、医理、医文深度交叉融合,围绕医+工、医+信息、医+材料等加强“医学+X”的新兴学科建设,发展创新型、科技型、综合化的医学教育模式。另一方面,在“未来技术”领域布局,要建设智能制造、新材料与新能源、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电子通信、柔性电子等新兴工科专业,加强与深圳未来产业发展和创新发展战略的紧密契合,推动培养卓越工程师,聚力建设若干高峰学科,在新兴、交叉领域做出特色和优势,打造出独具中大特色的新优势赛道。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宿舍楼与运动场
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加盟
培育能引领未来的创造性人才
高松提出,培养引领未来的创造性人才是大学的重要使命,要落实“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的人才培养理念,推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变革,促进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深度融合。即要努力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卓越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能够引领未来的创造性人才,打造“创造力=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的育人路径。
高松坦言,深圳校区医科院系拥有比广州校区同类院系更优质的生均教学实验条件,医学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2022届本科生升学深造率已达74.84%,临床医学本科生保研率位列全校前三,赶超广州校区同类专业。医学院作为牵头单位入选教育部首批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基础+临床”双班主任制度和临床导师制等不断推进,超过500名来自中大医科系统的临床医生参与本科课程教学,医学院本科生在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中多次斩获金奖和一等奖,成绩可与老牌医科院校比肩。
目前,深圳校区在办本科专业23个,其中16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另有5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态学、理论与应用力学等2个专业入选国家“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校区布局有27个一级学科学位点,14个专业学位类别。近年来,中大持续增加深圳校区招生指标投放,在校生中,全日制本科生人数已近万人,研究生人数逾520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500多人,博士研究生超过1700人。深圳校区毕业生留深就业及升学的人数、比例连年攀升。
另外,在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中,中大也积极利用深圳校区资源优势,以多种形式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加盟,建立从“青年人才”到“战略科学家”的人才成长梯队。
推进深圳校区高质量发展
迈向新的历史机遇和发展空间
今年年初,伴随深圳市政府与中山大学签署新一轮合作办学协议,中大深圳校区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新的发展空间。
高松表示,未来,中大将重点加快新建学科发展,推动深圳校区建设积极融入光明科学城建设规划,全链条、全覆盖对接深圳产业发展需求,尽快形成与中山大学、深圳市实力与地位相匹配的学科竞争力,并进一步加强市校合作、优化校区管理体制,强化有组织的科研和社会服务,提升校区管理服务水平。
据了解,自深圳校区开办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00余项,其中重大重点类项目49项,已累计获得各类科研经费支持24.5亿元。迄今,拥有国家级工程中心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9个、深圳市重点实验室9个。布局在光明科学城的精密测量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已启动建设,广东省高等学校基础研究卓越中心、中大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大谱仪等重大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为深圳校区开展前沿基础研究与创新成果转化提供科研保障。
让市民感受最真切的是,附属第七医院拥有床位4000张,已建成华南单体最大医院,以4年2个月创造出建院时间最短的三甲医院纪录;附属第八医院打造全科医学中心,还统辖29个社康机构,成为老百姓眼中全民健康服务体系的样板。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
“今后一个时期,中大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就是从扩大规模过渡到提升质量。”高松指出,在“十四五”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期、机遇期、决胜期,立足建校100周年的新历史起点上,中大深圳校区将始终坚持“四个面向”,着眼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将深圳校区逐步建设成为保持中大办学传统,学科布局和人才培养体系相对完整,具有一流办学水平和广泛国际声誉的现代化大学园区,为深圳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由中山大学供图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分竞技体育比赛与群众赛事活动两大类。其中群众赛事面向普通民众开放,以推动全民健身、鼓励全民参与为目标,核心特点是低门槛、广覆盖、强互动。你知道下面哪个项目不属于“十五运” 群众赛事比赛项目吗?
#一起来逛深宠展#读特君送票啦!10月17日-19日,第14届深圳国际宠物展(以下简称“深宠展”)将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举行,想带毛孩子打卡潮玩市集,解锁专属好物?快在本条动态下以“我要去深宠展打卡,因为可以······”的格式评论,读特君将从中挑选15名幸运用户,各送出深宠展门票一张! 【活动礼品】第14届深圳国际宠物展门票一张 【活动时间】即日起——10月16日中午12时 【温馨提示】中奖用户将收到读特短信,请您留意并及时填写相关信息。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即将启幕。作为本次全运会的主要承办城市之一,深圳也将迎来多项重量级赛事。你知道以下哪些比赛项目会在深圳赛区举办吗?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