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新兴行业,商业保理作为传统金融机构的有益补充,发挥着金融毛细血管的作用。相比传统持牌金融机构而言,商业保理属于“小行业”,不过,为更好发挥保理服务中小企业的功能,深圳的一批商业保理公司积极增资展业,创新业务模式,提质金融供给,在“助小扶小”过程中实现了自身创新发展。
2024 第六届国际保理和供应链金融大会暨第九届商业保理合作洽谈会在深圳举行
“小行业”做出了“大文章”。量身打造的保理政策、活力十足的市场主体、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经济不断向好发展,企业融资市场需求增加,加之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协同效应,深圳商业保理行业风头正盛。
目前,深圳保理企业已累计为上百万家中小微企业提供了超过4.3万亿的融资额,商业保理业务量常年位于全国前列,成为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一张靓丽的产业名片。
为金融服务插上科技翅膀
“在深圳的商业保理行业中,超七成企业拥有线上化业务系统,注重投入资源开发数字资源和应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经营质量和效率,在保理产品及服务模式迭代升级方面深圳是全国领先的。”深圳市商业保理协会名誉会长尹江山告诉记者,目前,深圳TCL保理引入AI实现审核自动化,贸易背景审核时间由30分钟缩减到最快1分钟。联易融与渣打银行携手打造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以“供应链+区块链”的“双链合一”模式开辟高效可靠的供应链融资服务“快车道”,为中小微企业供应商带来线上化、数字化、自动化的融资体验。德远保理全国首创“保理融资债权+专利质押模式”,发行全国首单央企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产品。
优良发展,服务先行。实际上,以TCL保理、联易融保理为代表的一批企业一直在不断加强对中小微企业、“三农”等普惠金融重点领域的服务供给。其中,中农易安保理联合医药批发企业电商平台共同推出的“药白条”就是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据了解,平台客户可在线上开通使用“药白条”代替现金直接在平台进行采购订单支付,并可获得最长105天的账期。有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药白条”累计使用215809笔,服务第三终端客户3829户,其中单体药店、诊所占比超过3000家。除了“药白条”,云投保理围绕某大型绿色制造业企业的绿色产业链开展商业保理业务,客户营收从2019年的11.53亿扩增至2023年的16.52亿,同时,间接促进了当地森林覆盖率达80.69%,达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
将商业保理业务搬进直播间
近年来,直播已经成为电商市场常态化的营销方式与销售渠道。“直播经济”正成为拉动内需、扶植小微、富民强国的新兴业态,随着直播带货的发展,直播电商供应链金融成为一片新蓝海。
就在前不久,一场“电商保理赋能直播电商供应链”会议在深圳举行,业内一众领军人物聚首一堂,探讨如何通过商业保理与金融合作,作为深圳市商业保理协会会员单位的汇融易保理、弘基保理等,立足于科技创新,以数字化、自动化、创新化的电商供应链金融科技产品,为直播电商产业注入更多活力。
实际上,在助推电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打造更具活力的供应链体系方面,深圳市商业保理协会联合深圳的商业保理公司一直在努力打通服务实体“最后一公里”。以深圳某科技信息公司为例,该公司是一家电商小微企业,于2023年10月与深圳的相关商业保理公司开展了应收账款保理融资合作,通过一年多的合作,该公司成功解决了日常运营资金的周转问题,电商业务量显著增长。记者在走访中获悉,目前该公司月均电商交易金额从合作前的162.68万元增至合作后的335.39万元,同比增长了106%。
“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电商企业在资金运作、风险管理等面临诸多挑战,电商保理的出现无疑为这些商户提供了解决方案。通过保理公司与银行的紧密合作,商户可以在资金监管、融资和结算等环节获得更加高效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尹江山介绍,深圳商业保理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发展环境日益优化,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坚实的金融后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深圳市商业保理公司已累计为3700多家直播电商企业提供超35亿元融资。
(图片由深圳市商业保理协会提供)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甘霖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