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由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指导,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绿色治理与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主办的2024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举行。
会上,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院长李维安代表课题组发布解读2024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和2024年中国上市公司绿色治理(ESG)指数。2024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覆盖5319家上市公司,相较于上年的5055家,样本量增加了264家。具体到各市场板块,主板非金融(以下简称主板)上市公司3062家,创业板非金融(以下简称创业板)上市公司1327家,科创板上市公司566家,北交所上市公司239家,金融业上市公司125家。
上述指数评价结果显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稳步攀升,但增幅放缓。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平均值达到64.87,较上年的64.76仅提高了0.11,提升幅度较小。在构成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的六大维度中,股东治理维度、董事会治理维度、经理层治理维度、信息披露维度和利益相关者治理维度均实现提升,而监事会治理维度继上年之后再次下降。其中,在提升的五个维度中,董事会治理维度提升0.32,升幅最大,表明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状况进步突出。
分行业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平均值位居第一,紧随其后的是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制造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而教育、综合、房地产业、建筑业以及农、林、牧、渔业等行业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平均值较低,房地产业治理指数多年排名靠后。
李维安认为,提升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可以从六个维度下功夫:第一,升级公司治理准则,解决治理准则滞后于《公司法》问题;第二,导入商业化代表人诉讼制度,重构以投资者为导向的资本市场;第三,深化国控公司董事会治理改革,解决决策的行政化问题;第四,出台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二选一相关细则,防止监督职能空位;第五,完善金融业的股东治理,防止治理风险引发金融风险;第六,适应数字人工智能发展新趋势,推出数字人工智能治理准则。
当前,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上市公司绿色治理水平已经成为投资机构关注的重点方向。根据2107家披露2023年绿色治理报告的上市公司展开研究,从绿色治理(ESG)四大维度来看,绿色治理责任平均值最高,为62.12,说明上市公司在绿色公益等外部性绿色活动中表现较好,社会责任感和包容性较强;绿色治理效能维度次高,为60.08,说明上市公司在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方面表现也相对良好。而绿色治理架构和绿色治理机制的平均值相对较低,分别为59.93和58.04,反映出上市公司在绿色治理架构和机制顶层设计方面较为薄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据悉,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从2003年起发布的国内最早、时间跨度最长、被誉为上市公司治理状况“晴雨表”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已连续发布22年,全面刻画了历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动态展示了中国公司治理改革与发展的变化趋势,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冯思颖 二审 桂桐 三审 徐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