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学习才能更好学习丨人文天地·新阅读

许丹 茅心雨
2024-11-10 08:12
收录于专题:特区报·副刊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当前,全民阅读蓬勃发展,深圳读书月正如火如荼举行。深圳是一座学习型城市,而不管对成人还是孩子而言,读书都是学习知识、增长见识、自我提升的绝佳手段。日前,译林出版社推出“牛津通识读本”丛书新一辑四种图书,这四本书不但提供学习的知识,更提供学习的方法和路径,大家著小书,值得推荐。

牛津通识读本·译林出版社 《学习》 [英]马克·哈瑟格罗夫 著 曲海涛 译

作为一套充满活力、持续生长的通识读物,译林出版社的“牛津通识读本”近年来囊括的主题越来越包罗万象,犹如一棵大树不断开枝散叶,涉及的主题也越来越精细化。这套丛书之所以深受读者的喜爱,究其原因是人热爱学习的天性,丛书所能提供的丰富的知识盛宴,能够满足人们在智识上的渴望。

新一辑中的《学习》一书,对于学习的本质进行一番探究。现代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调终身学习,学习不仅是学生的事情,也被视为任何事业的起点与核心。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掌握书本知识,还可以习得令人惊叹的实用技艺,比如演奏技法、运动技能、绘画技巧、厨房艺术,更可以发展兴趣爱好,愉悦身心。

那么,什么是学习?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当学习出现差错时会发生什么?自心理学确立以来,学习这一主题一直是心理学发展的核心。没有学习,就没有记忆,没有语言,没有智慧。事实上,很难想象心理学或神经科学的哪一个部分是学习没有触及的。

诺丁汉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马克·哈瑟格罗夫长期从事学习的机制和应用领域的研究,在《学习》这本书中,深究了学习的本质,探究了学习如何发生。他从联想理论的角度描述了学习,分析了为何这些理论是当代心理学学习中占主导地位和描述得最好的分析。从巴甫洛夫、桑代克等心理学家的早期实验到社会学习的最新研究,全书追溯了主要学习理论的起源和发展脉络,讨论了用于研究动物和人类学习的技术,以及学习对于动物行为和生存的重要性。

《物理学》 [美]西德尼·佩尔科维茨 著 杨晨 译

在众多学科中,物理或许是最让学生苦恼的一科,但它却极为重要,因为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物理学跨越漫长的时间和广袤的空间,囊括了自然哲学思想以及现代物理理论,具有恒久不衰的魅力。从亚里士多德到牛顿再到爱因斯坦,物理学的发展标记着人类对世界乃至宇宙认识的发展;从大爆炸理论到黑洞再到引力波,物理学概念总是能够引发大众的热烈讨论和想象,并深刻影响着社会文化。

埃默里大学物理学荣休教授西德尼·佩尔科维茨所撰写的这本《物理学》篇幅不大,但在书中却竭尽所能地展现了物理学的全貌。书中纵览物理学的发展和演化,揭示了物理学的运作方式:物理学家如何思考并从事研究,物理学研究由谁资助,物理学又怎样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运作。

从希腊自然哲学家的思想到现代量子理论,再到能源生产等话题,本书呈现了纯物理理论的演变和应用物理学的影响。书中还探讨了物理学对于社会文化无处不在的影响,同时思考物理学将如何回答“万物始于何处?”“人类如何持续发展?”等重要问题,帮助我们重新审视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

《卫星》 [英]戴维·罗瑟里 著 刘成郗 译

说到对宇宙的探索,从童年时举头望月开始,人类就产生了对宇宙的好奇与思索。月球不仅是我们作为地球居民的天体邻居,也是一颗凝聚了寄托与诗意的卫星。然而在广袤的太阳系中还有无数如月球这般围绕行星运动的卫星,多样又迷人,比行星远为常见。它们各具特点,充满谜团,与行星演绎着太空中的恒久舞蹈,从古至今都吸引着天文爱好者的视线。

在《卫星》一书中,作者戴维·A.罗瑟里从伽利略和其他人的早期发现开始,为我们介绍太阳系中的诸多卫星,讲述了它们名称的来源和相关的有趣神话,回顾了早期人们使用木星的卫星进行海上定位、估算光速的探索与思考。罗瑟里还讨论了我们的月球和其他行星的结构、形成和影响,最后在书末介绍了有关绕小行星运行的卫星的新发现,并展望了在远远超出我们自己的行星系统中,寻找系外行星的卫星的可能性。

《行为经济学》 [澳]米歇尔·巴德利 著 叶星 李井奎 译

除了浩渺的宇宙,“牛津通识读本”也将目光投向人类社会。传统经济学假设人是理性的存在,能够有效利用所得到的全部信息,并做出对个人最有利的自私决定。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做决策的时候是完全理性的吗?面对各种质疑,传统经济学一直在为这一假设的合理性极力辩护。但真正动摇这一假设根基的是行为经济学的出现,尤其是它在金融投资领域的理论创新。

因为越来越多的行为经济学研究表明,我们的生活并没有那么简单。相反,人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常常会受到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我们每天都会犯错;我们并不总是知道什么对自己最有利;即使知道,我们也可能没有自控力来实现最好的意图;我们常常会对危险的情况做出误判;我们容易从众,同伴的压力有时会导致我们盲目地模仿周围的人,尽管有时我们也通过模仿他人来快速学习新的、不熟悉的情况。

针对上述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行为经济学》主要介绍了行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探讨了社会、个性、心情和情绪如何影响人们的决定。这些理论上的卓越洞见不仅有助于理解人们的金融投资行为,而且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设计出更加有效的政策。当然,人们也可能会受到越来越精明的营销策略的伤害。正如作者米歇尔·巴德利所总结的,行为经济学不仅改变了经济学研究的理论视域,而且给金融投资和政策实践领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透过这部牛津通识读本,你可以俯瞰行为经济学研究的完整图景,深度感受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在这套五彩斑斓的丛书的后勒口处,印着这样一段话:“不是每个人都渴望成为博学者,但每个有这种渴望的人都是学问爱好者——一个热爱知识本身的人,知识在他眼里动人又令其喜悦,能带来安慰和乐趣,并引起惊叹和敬畏。”而这套书之所以能吸引我们,或许是因为它为我们搭建了一个知识的浩瀚宇宙,我们涵泳其中,总是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作者:许丹 茅心雨)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