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增“智”添“眼”,大鹏办事处智能管理助力全域文明
读特记者 朱冀 通讯员 王裴斐
2020-09-12 20:28

"所有的垃圾分类高标准集中投放点均启用了高清实时监控系统,这是我们的‘小天眼’,通过智能手段与管理手段有机结合,引导督促居民规范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大鹏新区大鹏办事处城管办负责垃圾分类的工作人员介绍到。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出台以来,大鹏办事处遵循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制度约束、习惯养成、系统推进、循序推进的原则,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机制和体系。为加强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义务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人、个人的生活垃圾分类相关活动的督促管理,大鹏办事处启动"小天眼"行动,有效应用垃圾分类点实时监控系统,全天候监控不文明行为,让不文明行为无处遁形。

目前,大鹏办事处建设了 16 处高标准垃圾分类投放点,每个投放点包含亭廊、大件垃圾回收间、四分类垃圾桶、洗手盆、洗桶池以及背景广告灯箱、照明、监控、对讲系统等设施,其中监控系统由监控探头、传输网络、手机 APP 软件、电脑客户终端等组成。用户通过手机 APP 软件或者电脑客户端,可以实时查看 16 个高标准分类投放点的运作情况,并直接与现场人员对话交流。

为有效发挥监控平台的作用,大鹏办事处在应急指挥中心、城市建管办(城管)、综合执法队、网格管理服务中心等部门分别安装电脑客户端,供职能部门收集相关管理信息、采集相应证据,为垃圾分类的执法提供依据。党工委办事处领导干部作为"环境长",可通过手机随时随地查看垃圾分类点的运作情况,为垃圾分类工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相关职能部门和政务值班人员可结合职能,实时查看分类点的监控、调用视频记录、现场发出指令对讲通话,对监控内居民随意乱扔垃圾、不按要求分类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和管理;对督导员、保洁员、环卫保洁工作履职不到位的情况及时纠正。各社区工作站的党委书记、分管城管线的委员以及垃圾分类专项工作人员,可依据本社区所有分类点的实时情况,及时有效地对辖区垃圾分类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行调整。有物业管理或业委会的城中村由物业管理公司和业委会热心代表结合该系统,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水平。

据悉,大鹏办事处在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方面不断摸索创新,优先打造下沙垃圾分类示范社区,将"党建引领"模式引入垃圾分类工作,激发居民参与意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在较场尾景区引入"大胃王"、"地埋站"、"地埋桶"等优化环境的垃圾收集设备,通过多元引导景区商户参与,打造融合景区特色的全民分类、计量收费等景区垃圾分类模式;以南坑埔城中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为切入点,开展"一村一策"管理模式 …… 此次,大鹏办事处大胆尝试,该套系统的应用,不以处罚为目的,旨在通过现代科技和管理机制相结合,形成各层级责任人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全面加强辖区生活垃圾的分类管理,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同时有针对性地对重点点位严防死守,促进完善巡防机制,进一步引导督促居民的分类投放活动,推进辖区居民养成文明习惯,助力城中村综合治理和文明城市创建,切实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冯进容

(作者:读特记者 朱冀 通讯员 王裴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