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2024年“深圳市人才日”前海-宝安分会场暨第十一届深港(前海)人才合作年会在宝安举行。
宝安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立德,深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邓晓俊,香港人才服务办公室副总监欧雪雯,前海合作区党工委副书记梁珂等出席活动。
前海、宝安共同发布《智能机器人灵巧手“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政策》。
本次活动由深圳市委组织部指导,前海管理局、宝安区委区政府共同举办,是第八届“深圳人才日”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前海、宝安首次联合举办的人才盛会。
当天,两地推出了一系列人才工作重要举措,并共同发布《智能机器人灵巧手“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政策》,将率先以智能机器人灵巧手领域为试点,为该领域从业人才提供多层次的房源供应及住房保障,打造全球人才创新创业的理想栖息地。
2021年9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印发实施,自此之后,前海的三分之二是宝安,宝安的五分之一是前海,宝安成为国家实施“前海战略”的主战场。2023年12月,《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正式发布,宝安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与前海的协作联动不断加深。
活动现场,前海、宝安推出一系列人才工作举措,揭牌成立了宝安“1+10”人才阵地和深圳人才集团千里马国际宝安人才工作站、宝安海归岛新加坡海外联络站两大引才平台,举行了前海重点机构落户仪式、香港理工大学前海前沿技术创新中心签约仪式和宝安区人才特色项目颁奖仪式,并发布了新一批前海国际人才合伙人和《宝安人才风采录2024》。
据悉,宝安此次集中揭牌的多个人才服务平台亮点纷呈,“1+10”人才阵地以宝安人才园为主阵地,在10个街道精心寻址,打造差异化的“1+10”网络化人才阵地布局,构建“产业引领+综合服务”一体化的产业与人才融合服务体系;与深圳人才集团合作成立的千里马国际宝安人才工作站将借助专业猎聘服务,打造集“人才服务+企业服务+招商引资+创新创业”的综合平台;在新加坡设立的首个宝安海归岛海外联络站将依托当地华人华侨社团、高校校友会、政府驻外机构、知名企业等,精准对接海外高端人才团队,多渠道发掘和引进人才。
值得关注的是,由前海、宝安共同推出的《智能机器人灵巧手“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政策》将率先以智能机器人灵巧手领域为试点,为该领域从业人才提供全面、多层次的居住保障,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与企业入驻。
活动现场,来自前海、宝安两地的多位人才代表齐聚一堂,带来了人才访谈、主题分享、人物群像诗朗诵等精彩节目,以人才视角推介大湾区创新创业环境。
宝安区领导陈龙兴参加活动。
▮亮点直击
“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让人才留得下、站得住、落下脚
灵巧手作为机器人技术的核心组件,是实现智能机器人技术革新升级的重要环节。今年以来,前海、宝安针对这一细分领域开展系列工作,推动灵巧手相关产业向前海、宝安快速发展集聚。
此次两地共同发布的《智能机器人灵巧手“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政策》将率先以智能机器人灵巧手产业为试点,采取多种方式筹集市场房源,为该领域从业人才提供从“一张床”“一间房”到“一套房”多层次的房源供应及住房保障,满足不同群体来到深圳后的住房需求,让各类从业者都能先行在深圳留得下、站得住、落下脚。
未来,两地还将继续引进高层次产业主体,不断完善产业生态环境,根据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政策,确保住房供给与需求精准对接,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打造“1+10”人才阵地网络:资源高度汇聚,人才各展所长
按照区七届三次党代会“加快推进湾区人才高地建设”工作要求,宝安区以宝安人才园为主阵地,根据各街道产业聚集情况,发挥街道属地优势和资源优势,设立10个差异化人才阵地。
目前,宝安聚焦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激光技术、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5G数字、直播电商现代文化产业,打造了6个综合类阵地、4个产业导向阵地,实现一方设立、错位发展、全区共享。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各级各类平台,紧扣人才创新创业和产品展示推广需求,为人才、团队提供“一站式”创业服务和“管家式”保障服务,今年累计开展各类人才活动100余场,总服务人才5000余人次。
十大人才特色项目:探索人才工作的“宝安样板”
立足基层实际,宝安在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积极探索可推广复制的人才工作特色做法。面向全区广泛征集推荐46个特色项目,择优筛选10个特色项目进行表彰,此次获表彰的十个项目分别是:宝安创新创业大赛海外博创赛、新桥激光谷博士后创新联合体建设、大公坊侨创人才科创供应链服务模式、深圳航空人才评价体系、“名医高徒”学科后备人才培养计划、“雏鹰计划”教师培养项目、欣旺达“圆梦工匠班”、前海-新安人才交流服务机制、“西乡福匠”人才特色项目、沙井全至人才友好型园区样板。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邢易知/文 李楚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