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遗址博物馆11月12日正式开馆 230件(套)珍贵文物将集中亮相

​ 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 李萍
2024-11-06 15:5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对于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月6日,记者从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博物馆将于11月12日正式开馆。届时,230件(套)珍贵文物将集中亮相,完整全面展示距今4300年至3900年陶寺文化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

据介绍,陶寺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聚落遗址,1958年被发现,1978年正式发掘。考古人员历时40余年,在此地发现规模空前的城址、气势恢宏的宫殿、大型的墓地以及古老的观象台,先后发掘出土5500余件各类文物,对于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陶寺遗址博物馆位于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口,是依托陶寺文化建设的一座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展厅面积约5000平方米,展出陶寺出土的陶器、玉器等文物230件(套),多璜联璧、彩绘蟠龙陶盘、铜蟾蜍片饰、绿松石镶嵌腕饰、彩绘漆木器等文物将悉数亮相,完整全面展示距今4300年至3900年陶寺文化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解读陶寺文化“光被四表 协和万邦”精神品质,及其之于“中华文明探源”、坚定文化自信、助力民族复兴具有的重要意义。

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长闫亚林表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研究表明,陶寺早、中期聚落(即距今约4300—4000年)已经初步具备早期国家特征,为揭示5000年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陶寺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集中呈现陶寺遗址考古研究成果,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提升了陶寺考古遗址公园展示服务水平,为遗址和当地乡村提供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并贡献大遗址保护利用的中国方案。

据悉,开馆后,陶寺遗址博物馆实行实名制预约购票,提供个人预约和团体预约两种方式。临汾市还将进一步推进陶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示范区、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陶寺文化艺术创意园等规划建设,旨在让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的陶寺遗址活起来。

编辑 温静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潘未末

(作者:​ 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 李萍)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