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精致复刻的艾沙公主裙、手捧亲手烧制的青瓷、搭配红军服装惊艳亮相……这一届的“小小讲书人”带来了怎样的惊喜与感动?
近日,由深圳市妇女联合会主办、帆书深圳运营中心承办,深圳报业集团读特客户端支持的“小小讲书人”讲书大赛复赛落下帷幕。经过激烈比拼,10位选手赢得晋级入场券,即将在11月24日的总决赛上展开巅峰对决。届时将诞生冠、亚、季军,并颁发奖杯与价值上千元的书卡丰厚奖励。
“小小讲书人”大赛复赛现场。
以稚嫩之声诠释经典之作
11月2日至3日,四场复赛分别在帆书樊登书店(深圳中心店)与深圳图书馆中心馆水幕广场举行。参赛选手们挑选的书籍既有脍炙人口的四大名著《西游记》,也有历经岁月沉淀的经典之作《活着》《小王子》。其中,更不乏充满奇幻色彩的《绿野仙踪》、富含深邃寓意的《狼来了》,以及具有科学启蒙作用的《昆虫记》。
据了解,本次大赛汇聚了7至15岁的青少年选手,他们带着蓬勃的朝气与无畏的勇气登上舞台,用稚嫩而坚定的讲述,分享对书籍的见解与感悟。
参赛选手在讲书。
当得知自己成功晋级总决赛时,参赛选手郭诗琪难掩激动之情,并对接下来的比赛充满信心。她在采访中表示,下一场比赛将继续选择老师推荐的个性化、正能量书籍,如在复赛中演绎的《我想长成一棵葱》。此外,她还特别提到了《我想成为你的骄傲》一书,“这本书贴近生活,其中一句话‘夜空中的每一颗星星都将闪耀,正如每一个孩子都会成为父母的骄傲’深深打动了我。”
选手温宇彬则在复赛中选择讲述《西游记》的奇幻故事,他被书中人物深深吸引,并表示在决赛中将继续讲述这本书。他坦言:“我已经反复阅读多遍,理解了其中的道理,每一次阅读都有新的收获。”
尚在念一年级的选手陈美伊,挑选了自己钟爱的《狼来了》作为复赛讲述书籍。她告诉记者,在即将到来的决赛中,会继续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与大家分享精彩故事。
参赛选手在讲书。
家乡位于浙江绍兴的选手顾钰礽,带着一份特别的匠心来到比赛现场。她捧着亲手烧制的青瓷,希望通过“讲书”的形式,将家乡璀璨的青瓷文化呈现给更多人,让大家共同感受和欣赏独特的艺术之美。
参赛选手凡昳初则从《活着》这本书中汲取了深刻的人生智慧。她表示,这本书给予了自己巨大的力量,并决定在未来选择书籍时,不再局限于课题要求,而是持续拓宽自己的阅读视野,探索更广阔的知识海洋。
从“读”到“讲”,培养高阶阅读思维
“成为文化的小使者,对孩子们而言,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陪伴孩子参赛的家长肖女士透露,自己一直在关注帆书,此次比赛是一个绝佳的契机。“孩子平时热爱分享阅读心得,这次正好能借此平台,将自己钟爱的书籍推广给更多的读者,同时也能在舞台上锻炼表达能力。”
复赛颁奖环节。
肖女士认为,“阅读”与“讲述”之间关联密切。“阅读是基石,反复品读之后,才能渐渐酝酿出个人感悟。我们鼓励孩子将这些感悟自然流露,并建议广泛涉猎不同版本,从而汲取多元观点,避免陷入‘死读书’的窠臼。真正的阅读,应该是能够自由表达感受,独立传递知识。”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在现场深受触动。”广东省少先队导师团导师、广东省青年讲师团讲师付薇是本次比赛的评委之一,她在采访中分享道,阅读是读者与作者、文本之间的一场“私密对话”,更多时候是信息的接收,是一个典型的输入过程。而“讲书”则截然不同,它是讲书人主动与听众、与世界进行的一场“公开交流”,是一个信息的输出过程。从阅读到思考,再到实践,这一从输入到输出的转变,悄然间培养了“小小讲书人”的高阶阅读思维。
付薇还为进入决赛的选手们提出建议。她认为,决赛选手的年龄跨度较大,这意味着他们在内容选材、逻辑思维和表达方式上可能存在差异。“每个年龄段都有其独特的表达魅力,年幼的孩子以纯真的‘童眼’看世界,年长的孩子则展现出更多的思辨能力。”付薇提到,从复赛现场来看,内容的质量始终是决定性的因素,建议选手们在讲述时多联系个人经历、结合身边的人和事,真诚地分享自己的真实感悟。
据了解,大赛决赛将于11月24日在深圳市妇儿大厦三楼妇儿剧场举行。届时,将决出冠、亚、季军,并分别颁发奖杯及价值不等的帆书樊登书店(深圳中心店)书卡。冠军将获得价值1000元的书卡,亚军和季军则分别获得价值500元和300元书卡。此外,主办方还将开展后续领读活动,进一步激发“小小讲书人”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帆书供图)
编辑 薛锦瑜 审读 伊诺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