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献·深圳人著作目录(哲学、政法、历史卷)》首发

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 通讯员 李丹
2024-11-04 17:2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新书揭幕

近日,《深圳文献·深圳人著作目录(哲学、政法、历史卷)》在第25届深圳读书月“图书馆之城”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首发。深圳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原二级巡视员黄玲,深圳大学哲学系教授王立新,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吴滔,文化学者王绍培,深圳大学历史系教授徐斌,深圳图书馆馆长张岩为新书揭幕。

为系统地记录深圳人在哲学、政法、历史研究的深入思考与积极探索,反映特区40余年相关领域成就,深圳图书馆于2023年1月启动《深圳文献·深圳人著作目录(哲学、政法、历史卷)》的整理研究、编辑出版工作。通过组建专业馆员团队,历时近两年时间,经过深入调研、检索对比、整理编撰、广泛征求意见、专家审读、三审三校等严谨而细致的工作环节,本书最终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全书共收录作者933人、著作2704种,其中哲学类收录133人360种著作,政法类收录589人1455种著作,历史类收录349人890种著作。

新书汇聚了深圳哲学、政法、历史研究的累累硕果,亦是深圳学派建设的重要成果展示,为研究深圳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文献资料。从总体来看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系统性。该书全面梳理深圳人在哲学、政法、历史领域的研究成果,其中哲学类著作占13%,作者中既有享有盛誉的大儒学者,也有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汲取智慧的普通人,他们的著作不仅关注传统哲学思想的传承与发展,还积极探索当代社会变革下人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追求。

政法类著作占54%,其作者既有长期深耕细作的学者专家,也有在政府部门和法律领域从业多年的专业人士。这些著作紧密结合深圳法治建设实践,深入研究、先行探索法律、政治、社会领域的重大问题。

历史类著作占33%,其作者既有祖辈生活在深圳、对本土历史有着深厚情感的研究者,也有被深圳独特的风俗、历史和发展轨迹所吸引的外来学者。这些著作挖掘研究深圳历史发展脉络与特点,探讨深圳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是权威性。通过召开专家策划会,讨论议定图书体例、收录原则,对具体条目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审读文稿,确保严谨性和专业性。

三是创新性。本书穷搜广采、勾佚汇集,是至今为止最全面、最系统记载深圳人哲学、政法、历史类著作的目录文献,是一部彰显深圳相关研究成果的集成之作。

深圳图书馆作为城市文献资源保障中心,长期致力于搜集整理、研究开发深圳地方文献,促进学术文化构建。2018年,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策划启动“深圳文献”系列丛书编撰出版工作,旨在将特色突出、类型相近、有较强代表性的地方文献以目录方式整理集结出版。前期已出版《深圳图书馆馆藏选目提要(1978—2018)》《深圳人著作目录(文学卷)》《深圳人著作目录(经济卷)》。

下一步,深图还将陆续编撰出版《深圳人著作目录》社会科学综合卷、自然科学综合卷以及前几卷的续编,拟于2030年8月共6册以函套方式汇集,献礼深圳经济特区建立50周年。

(深圳图书馆供图)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 通讯员 李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